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3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8日
“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毕业就上岗
  □ 通讯员 孙梦晨
  “和学校老师教的几乎一样,我们练的都是来自企业的真实场景,上岗后毫无陌生感。”日前,在池州巨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几天实训下来,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巨成班”学生何谐已经能够单独熟练地操作集成电路封装焊线机,而眼前的这台设备也是他十分熟悉的——学校实训中心就有2台该公司捐赠的同款机器。在他看来,自身能快速成长,得益于学校推行的“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培养既把‘生产线’搬进学校,也让学生有机会走进车间,提前熟悉企业文化、掌握企业所需技能,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池州市高级技工学校党总支副书记倪佩文告诉笔者,近年来,该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着力培养“入学即入企、毕业即就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
  走进该校的实训中心,笔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数控机床、VR模拟器、3D打印设备等新科技,都是该校教师的演示教具,在这些高精尖装备旁,还摆着几排桌椅,组成了一个小型的“理论+实操”课堂。
  “企业需要什么技能,我们就教什么技能。”该校2023级数控加工专业老师张梦如告诉笔者,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大部分教学场景从理论、实训分开变为“工学一体化”,教学内容也融入了“下单”企业的实操案例、前沿技术,按真实操作流程模拟上课,学校还会经常性邀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
  笔者了解到,从学生入校开始,“ 下单”企业就紧密参与到学生培养环节中,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校本课程,进而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确保学校“订单式”培养的人才标准与企业需求相适应。
  如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从简单相加到深度相融,不断碰撞出“化学反应”,从“顺利完成学业”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无缝衔接,对不少学生及家长而言很有吸引力。“今年我们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招收1200名学生,招生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当前报名人数已达1100余人,预计实际招生人数将超过原定计划数。”倪佩文表示,招生工作的火热折射出当下选择职业教育的孩子越来越多,“职业教育也能成就出彩人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据了解,该校深度嵌入贵池产业发展脉络,将专业群对接产业群,共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加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船舶建造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等28个专业,并与贵池船舶工业基地、巨成电子、九华明坤、广远电器、安徽米西亚、启誉康养等企业共同打造“订单班”“冠名班”2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