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4日
公交织网通勤畅 园区发展动能足
□ 记者 鲍勇
曾经,距离城区20多公里是集中区企业招工的一道坎,通勤不便让不少求职者对园区望而却步。近年来,随着园区公共交通体系逐步完善,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如今,3条公交专线让园区与外部高效连接,4辆内部公交车畅通园区微循环。
便捷的公交网络源于集中区对企业需求的精准响应。2017年初,面对园区很多企业“开通集中区——市区公交”的迫切诉求,集中区管委会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深入调研,当年3月便开通市区西门、火车站至园区的2条专线。
伴随着园区发展提速,公共交通体系也需日益完善。2024年10月,安徽稼漾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向集中区管委会提出建议,因公司职工通勤需求,恳请集中区协调公交公司调整线路。结合企业反馈意见,该区立即与市公交公司协商,新增2条专线,并结合企业需求优化线路、增设站点。优化升级后,“东部三区”公共交通关联度显著提升,市区至集中区平均通勤时间缩短近20分钟,公交上座率与企业覆盖率大幅跃升。
为更好地打通企业员工通勤“ 最后一公里”,集中区在重点企业、路段设置118个点位,精准投放了450辆共享单车,进一步延伸绿色公共出行服务触角。该区还促成职工众多的大型企业与公交公司合作开通“一对一”定制公交,用精准直达的大巴车让企业职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实现“三门”无缝对接。
“ 以前一直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园区公交线路优化后,乘坐公交下车即进厂,每月能省下七八百元油费!”安徽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杨贵芳的感慨,印证了集中区公交网络带来的红利。从昔日制约发展到今日赋能升级,不断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正承载着集中区向“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目标加速前行。
曾经,距离城区20多公里是集中区企业招工的一道坎,通勤不便让不少求职者对园区望而却步。近年来,随着园区公共交通体系逐步完善,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如今,3条公交专线让园区与外部高效连接,4辆内部公交车畅通园区微循环。
便捷的公交网络源于集中区对企业需求的精准响应。2017年初,面对园区很多企业“开通集中区——市区公交”的迫切诉求,集中区管委会联合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深入调研,当年3月便开通市区西门、火车站至园区的2条专线。
伴随着园区发展提速,公共交通体系也需日益完善。2024年10月,安徽稼漾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向集中区管委会提出建议,因公司职工通勤需求,恳请集中区协调公交公司调整线路。结合企业反馈意见,该区立即与市公交公司协商,新增2条专线,并结合企业需求优化线路、增设站点。优化升级后,“东部三区”公共交通关联度显著提升,市区至集中区平均通勤时间缩短近20分钟,公交上座率与企业覆盖率大幅跃升。
为更好地打通企业员工通勤“ 最后一公里”,集中区在重点企业、路段设置118个点位,精准投放了450辆共享单车,进一步延伸绿色公共出行服务触角。该区还促成职工众多的大型企业与公交公司合作开通“一对一”定制公交,用精准直达的大巴车让企业职工“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实现“三门”无缝对接。
“ 以前一直是自己开车上下班,园区公交线路优化后,乘坐公交下车即进厂,每月能省下七八百元油费!”安徽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杨贵芳的感慨,印证了集中区公交网络带来的红利。从昔日制约发展到今日赋能升级,不断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正承载着集中区向“产城融合、一体发展”的目标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