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26日
“路通畅了,人气就旺了”
□ 记者 潘欢欢
“ 路修好之后,我准备扩大农家乐规模,接待外地康养旅游团。”7月15日,看着在村口路上忙碌的压路机,石台县仙寓镇珂田村甘爵山庄经营户杨建国有了新打算。和杨建国一样,这段时间“农家乐咋开”“如何吸引游客”成了当地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这一幕得益于S473湖槽至柑爵坑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
今年5月,石台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来到仙寓镇珂田村开展走访调研,村民们说出了困扰他们多年的“烦心事”。仙寓镇珂田村距离石台县城38公里,距离大山村仅仅3公里。这几年,大山村农家乐接待游客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我们这儿,山清水秀康养条件好,就是路太窄,旅游大巴开不进来。”杨建国说,通往甘爵村民组的山路狭窄且年久失修,大一点的货车和客车无法进出,乡村旅游发展受到了制约。
了解群众诉求后,市县交通公路部门联合推动,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路”很快得以改造提升。杨建国家门口的柑爵路是升级改造工程的核心路段。工程完工后,这条原本仅3米宽的狭窄山路即将变身为6.5米宽的沥青公路。
柑爵路升级改造,是我市交通系统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的成果。今年5月以来,全市交通系统深入施工一线,现场督导项目建设,把修复升级一批路面破损、通行不畅的农村公路作为重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整改落实,“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确保如期完工,保障群众出行需求,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变成惠民为民的真招实效。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乡村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部分农村公路由于超过设计年限,或者受自然灾害、重载车辆通行、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影响,造成路面破损,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下降,给群众的出行造成不便,阻碍了乡村产业发展。”市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许勇介绍。在“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反映,周边农村公路存在路面破损和附属设施缺失等问题。经过调查摸排发现,全市还有9条农村公路存在类似问题。
青阳县杜村乡X509与X205交叉口至东红水库处有条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附近经营果园的严春反映:“路面破损、裂缝随处可见,车不好开、停车也困难,到果园来采摘的游客觉得不方便不愿意来。”情况查实后,市交通运输局立即将这条路纳入2025年农村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由市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联动予以解决。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推进工程进度,5月中旬进场施工,6月底即完工。如今,这条5.88公里的通村公路不仅拓宽至6.5米,还重新铺上了沥青混凝土,通行条件大为改善。“路通畅了,人气就旺了。”严春高兴地说。
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以来,我市交通系统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月调度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措施务实高效落实,对路面破损的迅速组织修复,路面较窄的迅速组织加宽,缺少安全配套等设施的迅速补齐。同时,还结合部分农村公路路面板破碎、啃边、板角断裂等问题,高质量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动态消灭差等路、提升次等路。目前,9条破损农村公路已整改提升7条,还有2条将于7月底前完工。全市等级硬化路通乡率和通村率达100%,农村公路建后列养率达100%,农村公路优良中路率(MQI)达到95%以上。
下一步,全市交通系统将聚焦企业群众具体诉求,进一步谋划农村公路整改提升办法,制定《农村公路整治提升若干措施》,形成“一路一策”解决方案。许勇表示,通过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广度,更好发挥农村公路对乡村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 路修好之后,我准备扩大农家乐规模,接待外地康养旅游团。”7月15日,看着在村口路上忙碌的压路机,石台县仙寓镇珂田村甘爵山庄经营户杨建国有了新打算。和杨建国一样,这段时间“农家乐咋开”“如何吸引游客”成了当地村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这一幕得益于S473湖槽至柑爵坑县乡公路升级改造工程的实施。
今年5月,石台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来到仙寓镇珂田村开展走访调研,村民们说出了困扰他们多年的“烦心事”。仙寓镇珂田村距离石台县城38公里,距离大山村仅仅3公里。这几年,大山村农家乐接待游客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我们这儿,山清水秀康养条件好,就是路太窄,旅游大巴开不进来。”杨建国说,通往甘爵村民组的山路狭窄且年久失修,大一点的货车和客车无法进出,乡村旅游发展受到了制约。
了解群众诉求后,市县交通公路部门联合推动,制约乡村经济发展的“瓶颈路”很快得以改造提升。杨建国家门口的柑爵路是升级改造工程的核心路段。工程完工后,这条原本仅3米宽的狭窄山路即将变身为6.5米宽的沥青公路。
柑爵路升级改造,是我市交通系统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的成果。今年5月以来,全市交通系统深入施工一线,现场督导项目建设,把修复升级一批路面破损、通行不畅的农村公路作为重点工作进行调查研究、整改落实,“面对面”听诉求,“实打实”解难题,确保如期完工,保障群众出行需求,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成果变成惠民为民的真招实效。
农村公路一头连着乡村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部分农村公路由于超过设计年限,或者受自然灾害、重载车辆通行、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等影响,造成路面破损,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下降,给群众的出行造成不便,阻碍了乡村产业发展。”市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主任许勇介绍。在“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中,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反映,周边农村公路存在路面破损和附属设施缺失等问题。经过调查摸排发现,全市还有9条农村公路存在类似问题。
青阳县杜村乡X509与X205交叉口至东红水库处有条坑洼不平的水泥路,附近经营果园的严春反映:“路面破损、裂缝随处可见,车不好开、停车也困难,到果园来采摘的游客觉得不方便不愿意来。”情况查实后,市交通运输局立即将这条路纳入2025年农村公路县乡道升级改造项目,由市农村公路管理服务中心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联动予以解决。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加班加点推进工程进度,5月中旬进场施工,6月底即完工。如今,这条5.88公里的通村公路不仅拓宽至6.5米,还重新铺上了沥青混凝土,通行条件大为改善。“路通畅了,人气就旺了。”严春高兴地说。
开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以来,我市交通系统成立工作专班,建立月调度工作机制,推动各项措施务实高效落实,对路面破损的迅速组织修复,路面较窄的迅速组织加宽,缺少安全配套等设施的迅速补齐。同时,还结合部分农村公路路面板破碎、啃边、板角断裂等问题,高质量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动态消灭差等路、提升次等路。目前,9条破损农村公路已整改提升7条,还有2条将于7月底前完工。全市等级硬化路通乡率和通村率达100%,农村公路建后列养率达100%,农村公路优良中路率(MQI)达到95%以上。
下一步,全市交通系统将聚焦企业群众具体诉求,进一步谋划农村公路整改提升办法,制定《农村公路整治提升若干措施》,形成“一路一策”解决方案。许勇表示,通过不断提升农村公路通达深度和广度,更好发挥农村公路对乡村民生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