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幼教集团贵池幼儿园的教室里,暑托班的孩子们正在上美术课。
□ 记者 唐馥娴
晨光熹微,池城在蝉鸣中缓缓苏醒。八点钟的阳光热烈地洒向池州市直幼教集团杏花村幼儿园,小羊圈旁,操宋芳老师轻轻拭去两岁半溪溪脸上的泪珠,牵着他的小手,递出一把青草。小羊“咩咩”地叫着,温热的鼻息拂过指尖,孩子破涕为笑,新的一天就这样在温馨与期待中拉开序幕。
与此同时,3公里外的贵池区幼教集团贵池幼儿园大二班教室里,韩娟老师正将一柄素雅的遮阳伞置于晨光中,伞骨间流转的光影,悄然开启了孩子们探索结构与线条的艺术之旅。
托班萌娃:规则启蒙与温情呵护
“抓住小椅子的嘴巴,轻轻搬— — ”操宋芳的儿歌在晨光里流淌。十几个两三岁的萌娃模仿着动作,小手笨拙地箍住椅座两侧。这是杏花村幼儿园小托(二)班孩子们的集体生活,虽然入园时间不过短短一小时,但他们已经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融入这个小小的社会。
适应期并非坦途。新鲜玩具和喂“ 羊咩咩”的乐趣曾让孩子们雀跃,但当新奇感褪去,分离焦虑如潮涌来。“周五突然爆发,连不哭的孩子也找妈妈了。”操宋芳深知这不止是孩子的课题,也是对教师耐心与智慧的考验。午休时分,她给特别焦虑的溪溪妈妈发送视频:画面里,孩子自己端起水杯,水珠沾湿了前襟,眼神却泛着初尝独立的光亮。
在池州市直幼教集团杏花村幼儿园,教育藏在最朴素的日常里。积木墙上辨识色彩与形状、端椅子取水杯的生活儿歌,都在搭建着孩子们的安全感。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簇拥着给小羊喂草,一时的专注暂时驱散了离家的不安。
贵池区幼教集团贵池幼儿园的小托班被融入小班中,虽然只有13名幼儿,却凝聚了全园之力。当两岁半的悦悦早餐时因想家而哭泣时,班主任老师立刻上前轻抚后背;午睡惊醒的抽泣声里,保健医生带着安抚玩具坐在床边。“第一周必须一对一化解入园焦虑。”集团教学部负责人方玉花说,“为了缓解托班幼儿的入园焦虑,暑期我们把托班幼儿融入小班中,大宝宝带小宝宝,尽快适应新环境,而且我们行政、保健、教师组成‘守护链’,确保每个小托班宝宝都能得到及时的关爱。”
此外,集团教研团队还专门为这13名幼儿定制了个性化教研方案。参照正常学期小托班幼儿的生活习惯评估,老师设计了“水果宝宝去旅行”等简短游戏,将认知融入5分钟片段教学。方玉花展示联合教研记录:“我们集团的托班老师共同研讨,比如如何把‘整理书包’目标分解成‘认识我的小口袋’这样的微步骤,让孩子们在游戏中逐步掌握生活技能。”
特色课程:阳光跃动与教研深耕
上午九时,池州市直幼教集团杏花村幼儿园教学楼的一楼运动区,大班孩子手中的跳绳划出金色弧线,专职体育教师纪娅婷穿行其间:“摇绳——瞄准目标跳!”她的指尖轻点一个男孩手腕,“手腕发力,像小鱼摆尾!”
这寻常的跳绳被赋予特殊使命。“户外阳光下跳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是预防近视的天然良方。”纪娅婷解释。园所“阳光体育计划”科学分层:各班老师打基础,体育老师纪娅婷则不断创新花样技巧,创设适合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跳绳游戏。
成果在绳影间绽放。去年参赛的男孩亚亚已能随音乐完成交叉跳;更可贵的是科学课上,曾经坐不住的孩子因经历过绳击地板的节奏训练,竟专注地观察了十分钟蚂蚁搬家。每天雷打不动的1小时体育加2小时户外活动,筑起了健康成长的基石,攀爬架上的矫健身姿、浇水壶旁观察叶脉的专注眼眸,都是最生动的注脚。
同一时刻,贵池幼儿园大(二)班的美术课正进入精妙处。韩娟展开教案,上面清晰标注着《遮阳伞》课程的三重目标:伞骨结构认知、控笔训练、创意表达。“小学老师参与过教案审定,强调握笔姿势是书写根基。”她举起范作,孩子们发现伞面弧线由无数细密短线组成。
观察实物后,韩娟在黑板分解绘画步骤:“伞柄像挺直的小树,伞骨像展开的手指。”当孩子们开始创作,她巡回指导手腕姿势,这是教研团队反复论证的重点:中(大)班幼儿需建立正确的握笔肌肉记忆。
传统文化教研同样扎实。京剧盔头制作课上,孩子们触摸着绒球与珠饰讨论对称美;皮影戏社团里,大(一)班孩子将《三打白骨精》角色画在皮革上,吴梦杰老师带他们用打孔器连接关节。“ 从故事改编、道具制作到皮影演绎,都是综合能力的淬炼。”她展示着教研记录本上分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
延时课堂:创意迸发与童心绽放
下午四点的杏花村幼儿园,打击乐社团的鼓点如心跳搏动。檀凤霞老师将非洲鼓递给内向的明明:“感受它在说话。”孩子迟疑地拍击,鼓面立刻传来共鸣。十三天前,明明连乐器名字都叫不全,如今已能跟上《小火车》的基本节奏。为保持兴趣,檀凤霞将手工穿插在练习间隙,孩子们用彩泥捏出母鸡护蛋的场景,指间还留着鼓槌的余温。
操场另一端,花样跳绳队正随音乐变换队形。当纪娅婷喊出“双人车轮跳”时,念念主动拉起新伙伴的手。双绳翻飞间,两个孩子的手臂形成稳固三角— —这是上周体能课学的支撑原理的意外应用。
贵池幼儿园的延时服务则流淌着艺术气息。吴梦杰老师的美术社团里,宇宇兴奋地展示折叠画:表面是圆润西瓜,展开竟变成被咬开的瓜瓤,蚂蚁队列正沿着甜蜜的瓜汁行进。“西瓜被吃掉会疼吗?”他的发问引发小组讨论。汪琦笑着记录,这个问题将成为下期教研素材。
隔壁中班的“小明珠故事会”高潮迭起。阳阳站在自制小舞台中央,将《乌鸦喝水》讲得绘声绘色:“石子‘咚咚’掉下去,像爸爸在打鼓!”通过班级微信群,妈妈王莲看着视频红了眼眶。孩子的这份从容,源自暑托班每日晨间的绘本共读与周五蒲公英故事会。
暮色浸染池州城。池州市直幼教集团杏花村幼儿园门口,溪溪忽然松开操宋芳的手,朝着接他的妈妈蹒跚跑去,衣袋里飘落几根喂羊的青草。贵池区幼教集团贵池幼儿园外的小径上,阳阳骄傲地向妈妈展示彩泥冰淇淋:“这是我想象中的巧克力味冰淇淋,老师说做得真好看。”
两家幼教集团、两所幼儿园,杏花村幼儿园的跳绳在夕阳下拉出长长的弧线,那是守护明眸的健康密码;贵池幼儿园教室窗台上,孩子们制作的皮影静静悬挂,幕布后的光影交织着教研智慧。蝉鸣声中,两个园所的灯光次第熄灭,那些被小心呵护的成长瞬间,正悄然沉淀为童年最温暖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