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02日
让政务服务有力度有速度更有温度——
看池州如何打造“五免之城”

图为清溪河航拍

图为市政务服务中心航拍。

图为市政务服务中心内税务局窗口。

图为池州海关关员对出口阀门进行现场检验监管。

图为池州车管所设置“互联网+”交通管理自助服务区。

  群众轻点指尖,无需翻找厚重文件袋,证照调取即刻完成;企业家安坐办公室,不必奔波提交繁琐材料,政策红利自动精准“落袋”;商户坦诚认错,不用忧心高额罚单,柔性执法释放管理温度… …
  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繁琐证明”到“承诺免交”,池州市全力打造证明免交、证照免带、办事免跑、政策免申、轻微免罚的“五免之城”,用数字化改革绘就政务服务新图景,让企业和群众真切感受到其中的力度、速度和温度。
  去年,“池州市建设‘五免之城’法治便民利企‘优’无止境”获评2023年度全省十大法治事件,池州市《建设“五免之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让我们通过5个故事,探寻“五免之城”如何以改革实效回应民生关切、激活发展动能,感受法治底色下的便捷与温暖。
  故事一:5分钟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
  5月8日,市民张楠楠(化名)来池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业务。
  张楠楠听说,办理这项业务,单身的她需要先去民政部门开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再赶到公积金窗口。这一趟下来,起码得耗费半天时间。但是这一天,她并没有去民政部门开具纸质证明,而是在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只填了一份承诺书,便顺利办好了业务。看看时间,才过去五分钟。从半天到5分钟,张楠楠直呼没想到:“不用专门跑一趟开证明,省力又省时!”
  “办理商品房住房公积金贷款审批业务,要登记申请人婚姻状况,以便核准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池州市住房公积金市直管理部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单身职工需要先到民政部门开具无婚姻登记记录证明。而现在,职工直接在公积金窗口填写承诺书即可。
  “5分钟”的背后:
  证明免交,322项政务服务事项“无证明”办理
  这看似简单的几分钟,背后是池州市“证明免交”改革的生动实践。
  过去,繁琐的证明材料成为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拦路虎”,办事如同“闯关”,搞不清会在哪一个环节因缺少证明材料不得不来回跑。2023年,池州市司法局、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创新推行“全面开展清理,取消一批证明”“推动数据共享,共享一批证明”“落实告知承诺,承诺一批证明”“实施部门核验,核验一批证明”4种模式,分类推进证明材料精简优化工作。
  截至目前,池州市累计清理60项无谓证明,出台涵盖24个部门、322个事项的证明免交清单,依托“皖事通”平台创新研发“ 五免助手”,为企业群众提供线上即时核验、告知承诺免交、部门帮开证明等“免提交”服务,切实减轻群众办事负担。
  故事二:证照未带办成进出口企业备案事项
  6月10日,在池州海关业务办理窗口,安徽百岁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陈高山体验了一回“空手办事”。当天他没有携带营业执照等材料,就办成了进出口企业备案事项。
  “我营业执照没带,怎么办?”“别担心,现在不用提供纸质营业执照了,我这里可以直接调取电子证照使用。”“真的啊,太方便了!”自从推行政务服务“证照免带”以来,池州海关窗口工作人员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方便”两个字。
  “以往进出口企业备案需要公司法人身份证复印件、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各种证件,少带一样就要白跑一趟。现在只需调取电子证照,或者通过市场监管部门网站、第三方平台出示相关信息,即可直接办理。”池州海关综合业务二科科长方哲介绍说。
  “空手办事”的背后:
  证照免带,政务服务事项电子证照关联全覆盖
  “空手办事”的办事体验,得益于池州市推行“证照免带”政务服务新模式。
  近年来,池州市数据资源管理局锚定便民利企目标,全面梳理并制发电子证照证明清单,通过深度整合数据资源,推动“用证”清单内服务事项与电子证照、相关数据资源精准关联,同时不断拓展应用场景边界,实现办事基础信息自动填充、纸质证照无需提交的智能化服务。
  截至2024年底,全市2251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证照免带”,政务服务事项材料电子证照关联实现全覆盖。全市累计减少企业群众携带纸质证照超5万次,直接为办事主体节约成本超300万元,成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
  故事三:相隔千里一天换好船员证
  3月17日,池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收到了一份换证申请,申请人是远在浙江宁波的池州籍内河船员石平。
  从宁波到池州,500多公里的距离如何跨越?两地服务窗口即刻实时对接,指导船员通过“海事通”APP进行异地操作,当天就完成了申报事项。3月18日,市交通运输综合服务窗口将办好的船员证书邮寄给石平,她也因此成为浙江省首个内河船员证书“跨省通办”的受益者。“以前办证,得专门回安徽老家,来来回回折腾,没一周根本办不完。这次海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说手机上就能办,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操作,没想到一步路没跑,新证就送到手上了!”石平感叹道。
  在杭甬运河宁波段,有超过300名像石平这样持有安徽地方海事部门签发适任证书的内河船员。身处异地的他们,存在异地换证难、体检难、往返原籍换证费时费力等问题。池州、宁波两地通过强机制、统标准、同举措等创新方式,依托“海事通”APP和“船员驿站”,创新构建“代收转办+体检互认”机制,实现内河船员证书“掌上办、就近领、送上船”,单次办证时间压缩60%,为每位船员节省成本超千元。
  “千里办证一日结”的背后:
  办事免跑,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帮办代办
  为了让企业和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轻松享受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验,池州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优化升级。
  一方面,依托“皖事通办”平台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梳理市级154项办事免跑负面清单,清单外事项均实现“免跑动”办理,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另一方面,与沪苏浙建立数据共享互信机制,借助“无感漫游”数据流让居民享受“同城服务”,早在2019年就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池州分厅上线长三角“一网通办”专栏,初期提供30项企业事项、21项个人事项异地办理及9类电子证照互认。如今,池州市长三角“一网通办”服务事项已增至176项。
  在线上织密“一网通办”数字网络的同时,池州市同步延伸线下服务触角。全市56个乡镇街道均设立帮办代办服务专窗,构建起覆盖城乡的便民服务网络。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工作人员还会主动上门收集材料、全程代办。
  故事四:兑现政策奖励就像微信群里领红包
  “叮!”5月9日,安徽鸿叶集团生态竹纤维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德震的手机突然响起。银行到账短信显示:10万元奖励资金已打入公司账户。“兑现政策奖励,就像微信群里领红包,点一下就收到了!”杨德震笑着晃了晃手机。
  去年,该公司主导制定了《钻孔式竹制饮用吸管》团体标准,根据《池州市产业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及七个产业发展政策》,可以获得10万元奖励。“放在以前,这笔钱可不好拿。”杨德震指着办公室文件柜说:“过去申报政策奖励像备考,得整理一大盒材料,公司财务部门不得不加班加点。而现在,惠企服务平台就像长了眼睛似的,自动推送了奖励信息,全程‘零材料、零跑腿’,轻松又省心。”
  “坐在家里领奖金”的背后:
  政策免申,奖金自动触发直达企业账户
  在池州市,面向企业的奖补政策有近千项。以往企业申报奖补资金,需经过“企业申请、部门受理、部门审核、预警比对、财政复核、部门兑现”6个环节。这让不少企业抱怨:“好政策看得见摸不着”“申报材料比产品说明书还厚”。
  2022年,池州市司法局联合市经信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财政局深入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协议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全面梳理有效惠企政策,通过“池州市惠企服务平台”全部对外公开,推动行政给付、奖补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落实全覆盖。同时,将原来的6个申报环节优化为“直接兑现”1个环节,真正实现财政资金“无感化”兑付、奖补资金“点对点”直达,企业“免申即享”。
  截至目前,池州市通过惠企服务平台公开在用“免申即享”政策服务852项,累计兑现企业奖补资金2.34亿元、惠及企业1757家。
  故事五:5到10万元的罚款变成了批评教育
  “感谢你们给我改正的机会,以后一定依法经营!”3月20日,池州市贵池区乌沙镇超市老板江先生接过《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连连道谢,话语里满是感激。
  今年年初,贵池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巡查时,在江先生经营的超市货架里发现3瓶过期桶装矿泉水。“货值24元,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要罚5到10万元。”江先生很着急:“小本生意哪经得起这样的罚款?”
  执法人员并没有当场开具罚单,而是仔细查看了监控录像和进货台账,发现这家超市是初次出现此类问题,货值金额小而且店主能够积极配合。最终,执法人员依法对江先生给予批评教育,不予行政处罚。
  “我们做生意的,有时确实会疏忽,多亏执法人员给了我纠错的机会。”江先生汲取教训:“现在每天闭店前,我都会带着员工把货架检查一遍,确保不出差错。”
  “不予处罚”的背后:
  轻微免罚,要规范也要发展
  在生产经营中,往往有一些企业和个体户因为对法律规定不熟悉或一时疏忽,不小心触碰“红线”。如何做到既能规范市场行为,又能扶持市场主体发展?
  2023年5月开始,池州市全面推行“轻微免罚”,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20个领域制定445项免罚清单,明确初次违法、危害轻微、主动纠错等情形可免于处罚。同时,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法制审核等制度,防止自由裁量权滥用。
  推行“轻微免罚”以来,全市累计免罚市场主体1600余家,减免罚款近2000万元,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加快发展。
  “五免之城”,免的是繁琐、减的是负担,优的是环境、赢的是民心。这一改革红利持续释放,推动优越的营商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今年上半年,池州市新增市场主体0.9万户、总数达17.9万户,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168个,在建同类项目到位资金428.9亿元、增长4.1%,形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持续加强、经济活力持续释放的良好态势。池州市政府办公室营商环境科负责人江洲鹏表示,池州市将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深化“五免之城”建设,持续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便民利企成果惠及更多市场主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池州市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左平徐婷/文 徐婷张延鹤/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