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6日
十三载穿梭街巷 百万件传递温情
——记安徽省“十佳快递员”杨昌德
  □ 记者 刘涛
  清晨,主城区翠柏北路的快递站点里,传来胶带缠绕纸箱“刺啦—刺啦”的声音。42岁的杨昌德弓着腰,麻利地称重、扫码、归档,一气呵成。蓝色工装被汗水浸透,紧贴后背,额角的汗珠不断滚落。“上午十点前必须把昨天收的200多件都登记入库发走,耽误不得!”他匆匆抹了把脸,拉起小拖车赶往商之都广场接单,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
  杨昌德是安徽铜陵人,13年前带着妻女来到贵池,成为中通速递池州分公司的一名快递员。“当时就想多挣点钱养家,没想到快递员也能干出‘名堂’来。”杨昌德坦言。初入快递行业,他是个日均收件仅30单的新手。当别人休息时,他捧着片区地图默记地址;遇到疑难件时,追着老员工虚心请教……3个月后,杨昌德的日收件量飙升至300多单,成了同事眼里的业务骨干。2016年公司变革之际,杨昌德咬牙在主城区翠柏路租下了两个门面,成为池州翔宇快递物流服务有限公司的加盟商,负责主城区部分区域的快递收发业务。
  “干这一行,就得让客户放心。”这是杨昌德常挂在嘴边的话。商之都购物中心的服装店老板沈秀萍对此深有感触。“有次我忙着招呼顾客,随口说‘5件发3个不同地址’,他扫一眼就分好类了。”沈秀萍笑着说,合作5年来,杨昌德每次来收件,从核对地址、打印单子到封货装箱,从没出过岔子。
  “杨师傅服务态度没的说!”做了10多年保龄球生意的刘泽华,直接把仓库搬到了杨昌德的快递站对面。刘泽华至今记得,有次错寄了个小配件,杨昌德在堆成山的快递里翻了2个多小时,硬是给找了出来。几十斤重的保龄球箱,他一人扛上扛下,不用别人搭把手,来回五趟也没喊过累。“有他在,我发货心里踏实!”刘泽华满是信任。
  在居民商户眼里,杨昌德让人一百个放心。而在街坊邻居心中,他更是那个随叫随到有求必应的“暖心人”。“小杨,快帮我看看,我买的小西红柿怎么付不了款?”自从两年前独居老人舒广平学会了网购,杨昌德就成了她的“全能助手”。不仅寄快递找他,生活中有什么困难也找他帮忙。“有次寄水果给女儿地址写错了,一个电话他就赶来了,处理了很久,这孩子特别实在!”老人感慨,与杨昌德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要是离了他,还真不习惯!
  “ 小杨,帮我把垃圾带下去呗!”“ 杨师傅,今天可能下雨,能借把伞不?”走在负责配送的片区里,这样的招呼声此起彼伏,杨昌德从不推辞。倒垃圾、借雨具、代收快递……这些看似耽误功夫的琐事,他却一直在坚持。
  “我一个外乡人,受了街坊邻居太多照顾。”杨昌德说,2016年刚开快递站时,他忙得连半岁的女儿都顾不上,对面理发店的甘师傅每天主动来帮忙照料;租了十年的房子,房东从没涨过房租… …
  踏实、靠谱、热心肠,让杨昌德收获了池州市“技术能手”“邮政快递金牌小哥”等荣誉。今年5月,在全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佳”评选中,杨昌德荣获安徽省“十佳快递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