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8日
6岁池州少年沈懿6.68秒斩获国际魔方公开赛冠军— —
小手转动出大能量
  □ 记者 徐婷 丁瑶
  近日,第二届中匈青少年国际魔方公开赛总决赛在重庆武隆落幕。这场吸引近两万名中外青少年角逐的赛事中,池州6岁选手沈懿以6.68秒的成绩,摘得三阶速拧项目总冠军。
  据悉,本届赛事分城市分站赛、大区赛、总决赛三阶段,总决赛设二阶速拧、三阶速拧、四阶速拧及三阶盲拧4个项目,按年龄分14个组别,各项目组别均决出冠亚季军。
  “在台上的时候特别紧张,手都是抖的。”沈懿赛后说。
  谁能想到,这个刚学魔方一年的小家伙,已经多次拿到比赛冠军。他用一双小手转动出了大大的能量,一起来看看他背后的故事吧。
  偶然启蒙,开启魔方探索之旅
  沈懿与魔方的缘分,始于去年暑假的一段视频。当时,父亲沈明飞在抖音上刷到《最强大脑》中魔方高手的对决片段——王鹰豪老师与“菲神”在几秒内便将打乱的魔方复原,这一幕让5岁的沈懿惊叹不已,他仰起头问父亲:“爸爸,他们怎么这么快?是不是有特异功能呀?”
  见孩子对魔方产生了浓厚兴趣,沈明飞立刻为他买下人生中第一个魔方。为了教好孩子,沈明飞先自学“层先法”,再手把手教沈懿。让他意外的是,仅仅几个小时后,沈懿就完成了首次魔方复原。当沈明飞告诉儿子,三阶魔方有4000亿亿种组合,“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时,这个六面彩色的正方体彻底勾起了沈懿的探索欲,成了他每天最惦记的“小伙伴”。
  最初,父子俩常以“层先法”展开比拼,沈懿总是处于下风。但这个不服输的孩子,输了哭完抹抹眼泪,转身就继续练习,还认真地对父亲说:“我一定要打败你!”没过多久,他的速度便突飞猛进,不仅轻松超越了父亲,还主动追问更快的解法,对魔方的热爱也愈发浓厚。
  天赋尽显,向着“5秒目标”冲刺
  为了追求更快的复原速度,沈明飞带着沈懿尝试自学进阶方法“ CFOP”(一种用四个步骤还原魔方的快速还原方法)。这套包含上百个公式的复杂算法,即便对成年人而言都颇具挑战,沈懿却展现出了惊人的专注力与记忆力。他每天放学回家,就坐在小桌前对着视频记公式、练手法,仅用一个月就熟练掌握了所有内容,平均成绩稳定在15秒。“我和他一起学,自己都忘记了一大半,他却能精准复述每一个步骤。”沈明飞这时才真切意识到,孩子在记忆力上有着过人的天赋。
  去年10月,沈懿开始跟随王鹰豪老师学习魔方。第一次上课时,5岁的他就坚定地告诉老师:“我要练到平均5秒!”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从此成了他持续前进的动力。学习“预判”技巧时,沈懿一时难以理解,下课后忍不住崩溃大哭。但哭完之后,他拉着沈明飞的手说:“明天我还要学,我一定能懂。”
  就这样,他一点点攻克难关:从预判3步到30步,从死记公式到琢磨原理,甚至自己推导新公式。挑战魔方界公认难学的ZBLL公式(三阶魔方速拧的高级解法之一)时,沈懿用一个月时间记下了300多条复杂公式,还要根据颜色分布快速识别出来,并且推导出一些更顺手的“自创公式”。“他把公式当成朋友,说‘要记住每个朋友长什么样’。”沈明飞笑着回忆道。
  不止速度,魔方赋予的成长密码
  在沈明飞看来,魔方给沈懿带来的改变,远比冠军奖杯更有价值。
  专注力的提升尤为明显。能对着魔方钻研一下午,自己琢磨老师课上的内容,还能举一反三推导步骤。“有次他生病去医院,候诊时还捧着魔方练习,说‘等医生的时间可不能浪费了’。”
  空间思维与抗挫力也在悄然增强。为了以最快速度复原魔方,沈懿需要在脑海中构建三维模型,想出最优的解法,预判每一步旋转带来的连锁反应。这个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无数次因卡顿、速度停滞而沮丧,却从未说过“不想玩了”。“越是难的问题,他越爱死磕。”沈明飞记得,有一次练到深夜,沈懿因为一个动作总不连贯哭了半小时,擦干眼泪后又坚持练习,直到自己满意才肯睡觉。
  沈明飞告诉记者,沈懿特别喜欢玩魔方,也爱看魔方比赛,尤其是今年在美国举办的2025年世界魔方锦标赛上,看到自己的偶像代表中国队夺冠争光时,他满眼羡慕。正因如此,接触魔方一段时间后,沈明飞就带沈懿参加各类赛事,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如今,沈懿已参加过十场左右的国内赛事,每次参赛都能夺得所在组别的冠军。
  “每次夺冠都特别开心,以后我要多努力,像偶像们那样厉害!”沈懿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