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9日
六十九分钟跑出“心”速度
□ 通讯员 杨佳琦 李晖
“阵发性胸痛5年了,今天这次发作感觉特别不对劲!”几日前的一个夜晚,72岁的曹大爷突感胸前剧痛,家人紧急拨打120。救护车飞驰而至,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迅速在车厢内为曹大爷完成心电图检测,结果指向致死率极高的心肌梗死!医护人员立刻将信息上传至医院胸痛中心联络群,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在夜色中打响。
20:56,救护车抵达县人民医院急诊门口,绿色通道全程畅通;2分钟内,心内科医生抵达会诊;21:22,患者已躺在导管室手术台上;22:05,闭塞血管成功开通!从进入医院大门到血流恢复,全程仅69分钟,比国际标准的90分钟整整提前21分钟。
这惊心动魄的69分钟,是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两年救治1000余例胸痛患者、成功抢救200余名心梗患者的实力体现。作为医院“一把手”工程,县人民医院以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县域急性胸痛救治体系,通过实现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网络化、流程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构建高效诊疗体系。如今,这支由急诊科、心内科、检验科等多科室精兵强将组成的胸痛救治团队,24小时严阵以待。
“我们是与死神抢时间的第一道关卡。”该院急诊科主任江显文展示了胸痛专用抢救包,“患者到院后,我们力争3分钟完成心电图,15分钟出肌钙蛋白报告。”在这里,流程壁垒被彻底打破:胸痛患者到院即享“先诊疗后付费”。一旦确诊心梗,“胸痛一包药”立即使用,心内科医生同步到场,必要时直送导管室。
胸痛患者血液标本的接收、离心、上机、检测、报告——每个环节也都在检验室里争分夺秒。“检验是精准判断病情的关键环节,我们检验科的所有医护人员时刻待命,确保胸痛患者标本随到随检,第一时间出具报告。”该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张文斌说。
心内科是胸痛救治的主战场,该院拥有4位曾赴北京、上海等地深造的副主任医师,团队实力雄厚。主治医师方宏涛特别提醒:“两个‘120’至关重要!如果有胸痛情况要立即拨打120,把握黄金120分钟。”他解释,救护车不仅是转运工具,更是移动抢救室,可以进行实时传输数据、院前用药等工作,为后续抢救赢得先机。
从“进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这支胸痛团队力保在90分钟内完成,因为每提前1分钟,都意味着患者生存概率和术后恢复质量的提升。为与时间赛跑,该院编织出一张高效协同的救治网络:院内实现多学科“一键启动”导管室;胸痛救治团队多次深入乡镇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5家乡镇卫生院建立联合救治机制,全力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
“ 69分钟的抢救时长只是我们的起点。”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陈峰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流程,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力争让全县每一位胸痛患者都能在‘家门口’获得最快、最有效的救治,真正筑牢守护生命的‘高速通道’。”
“阵发性胸痛5年了,今天这次发作感觉特别不对劲!”几日前的一个夜晚,72岁的曹大爷突感胸前剧痛,家人紧急拨打120。救护车飞驰而至,县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迅速在车厢内为曹大爷完成心电图检测,结果指向致死率极高的心肌梗死!医护人员立刻将信息上传至医院胸痛中心联络群,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保卫战在夜色中打响。
20:56,救护车抵达县人民医院急诊门口,绿色通道全程畅通;2分钟内,心内科医生抵达会诊;21:22,患者已躺在导管室手术台上;22:05,闭塞血管成功开通!从进入医院大门到血流恢复,全程仅69分钟,比国际标准的90分钟整整提前21分钟。
这惊心动魄的69分钟,是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两年救治1000余例胸痛患者、成功抢救200余名心梗患者的实力体现。作为医院“一把手”工程,县人民医院以胸痛中心建设为抓手,持续优化县域急性胸痛救治体系,通过实现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网络化、流程规范化、管理制度化,构建高效诊疗体系。如今,这支由急诊科、心内科、检验科等多科室精兵强将组成的胸痛救治团队,24小时严阵以待。
“我们是与死神抢时间的第一道关卡。”该院急诊科主任江显文展示了胸痛专用抢救包,“患者到院后,我们力争3分钟完成心电图,15分钟出肌钙蛋白报告。”在这里,流程壁垒被彻底打破:胸痛患者到院即享“先诊疗后付费”。一旦确诊心梗,“胸痛一包药”立即使用,心内科医生同步到场,必要时直送导管室。
胸痛患者血液标本的接收、离心、上机、检测、报告——每个环节也都在检验室里争分夺秒。“检验是精准判断病情的关键环节,我们检验科的所有医护人员时刻待命,确保胸痛患者标本随到随检,第一时间出具报告。”该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张文斌说。
心内科是胸痛救治的主战场,该院拥有4位曾赴北京、上海等地深造的副主任医师,团队实力雄厚。主治医师方宏涛特别提醒:“两个‘120’至关重要!如果有胸痛情况要立即拨打120,把握黄金120分钟。”他解释,救护车不仅是转运工具,更是移动抢救室,可以进行实时传输数据、院前用药等工作,为后续抢救赢得先机。
从“进医院大门”到“血管开通”,这支胸痛团队力保在90分钟内完成,因为每提前1分钟,都意味着患者生存概率和术后恢复质量的提升。为与时间赛跑,该院编织出一张高效协同的救治网络:院内实现多学科“一键启动”导管室;胸痛救治团队多次深入乡镇对当地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与5家乡镇卫生院建立联合救治机制,全力打通胸痛救治“最后一公里”。
“ 69分钟的抢救时长只是我们的起点。”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陈峰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流程,进一步缩短救治时间,力争让全县每一位胸痛患者都能在‘家门口’获得最快、最有效的救治,真正筑牢守护生命的‘高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