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0日
“李”满青山:张溪镇绘就甜蜜新图景

东湖村俯瞰图。

蜂糖李果实挂满枝头。

游客采摘果实。

  在乡村振兴战略蓝图下,特色农业产业如同一颗颗璀璨星辰,点亮了广袤的农村大地。东至县张溪镇东湖村正依托蓬勃发展的蜂糖李产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颗远道而来的“甜蜜果实”,正以蓬勃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为东湖村乃至周边村落的乡村振兴之路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引甜蜜种子,扎乡村沃土
  蜂糖李原产于贵州省镇宁县六马镇,以其果肉酥脆、汁水丰盈、纯甜无酸的独特口感及丰富的维生素含量享誉市场。每年6月下旬成熟,大小如乒乓球,单果平均重约50克,最大可达100克,表皮萦绕的淡淡清香使其堪称李子界的翘楚。
  而将这颗“甜蜜种子”带到张溪镇东湖村的,是忠英家庭农场负责人陈贵忠。作为土生土长的贵州镇宁人,他亲眼见证了家乡发展蜂糖李种植的短短十几年间,给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身为东至女婿的他,心中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让家乡的蜂糖李“远嫁”张溪,在这片土地上生根结果。
  2020年,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陈贵忠毅然承包了张溪镇东湖村、历山村及尧渡镇大庄村的1000余亩闲置山场,开启了他的蜂糖李试种之旅。彼时的荒山,在陈贵忠眼中并非贫瘠之地,而是充满希望的沃土。他深知,这不仅是一次个人创业,更是为乡村产业发展探寻新路径的有益尝试。
  从贵州引种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气候差异、土壤特质的不同,让种植技术面临严峻考验。陈贵忠往返于黔、皖两地,既向贵州的种植专家虚心求教,又邀请本地农技人员实地指导,在无数次试验中摸索适宜的种植方案。当第一批嫩绿的蜂糖李树苗在新土地上迎风摇曳时,陈贵忠的心中满是憧憬——这场“甜蜜事业”终于在东湖村扎下了根。
  扩种植规模,成漫山翠绿
  经过数年精心培育,2023年,蜂糖李果树迎来首次挂果,产量达2万余斤。果实成熟时,果园里一片繁忙景象,微黄的果实缀满枝头,如繁星点点,吸引了众多周边群众驻足围观。尝过的人无不被其独特的口感所折服,“这李子真甜,水分又足,比市面上很多李子都好吃。”这样的夸赞声不绝于耳。
  2023年初,陈贵忠在东湖村承包土地100亩用于育苗基地建设。这不仅为本地种植户提供了优质的种苗,降低了他们的种植成本,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蜂糖李产业发展,为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虽然气候不佳,但蜂糖李产量依然稳步增长至5万余斤。为满足市场需求,陈贵忠新增200亩荒山拓展种植基地,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2025年,受“倒春寒”影响,产量增势受阻,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不仅要自己种植,更想带动周边的农户进行种植,把好的产业做大做强。”
  在他的带动下,东至县蜂糖李种植版图不断扩大,张溪镇蓝水村、沉团村,洋湖镇珠虹村等村落农户纷纷加入种植行列。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近1000亩,7个村落已加入或正在加入种植行列,全县种植面积突破2000亩,曾经的“星星之火”已渐成“燎原之势”。
  创合作模式,促互利共赢
  区别于其他种植模式,忠英家庭农场创新采用“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如一条紧密的纽带,将农场与农户紧密相连,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农场组建专业的技术服务队伍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种苗甄选、种植间距规划,到施肥时间与用量控制,再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人员始终扎根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种植技巧。“刚开始种的时候,心里没底,多亏陈老板的技术团队全程指导,现在我们心里踏实多了。”一位参与种植的农户说道。
  与此同时,优质种苗基地的建成从源头保障了果品品质,也让农户种植更有底气。销售方面,以客商预定、产地批发、线上销售和园地零售为主,无论是线上电商平台,还是线下的水果批发商、超市等,都能看到东至张溪蜂糖李的身影。
  通过土地流转,闲置山场被盘活,蜂糖李产业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租金收益——按每亩100元计算,仅此一项年收益就达10万元。而且,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基地日常管护、果实采摘、分拣包装等环节需要大量劳动力。基地自建立以来,已提供15个固定就业岗位,签订30份临时就业劳务合同,年用工总量能达2000人次。村民既能务工增收,又能兼顾家庭,每名工人每天收入可达100-150元,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这种良性发展模式不仅推动农场持续壮大,更让周边农户实实在在地受益,为乡村经济注入澎湃动能。
  拓发展路径,拥甜蜜未来
  随着产量稳步提升与品质持续优化,蜂糖李市场知名度正不断攀升,其未来产业前景广阔。
  技术创新方面,农场计划与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引进先进种植技术与管理经验。通过科学施肥、精准调控水分光照、优化生长环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果实外观与口感;同时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打造绿色健康的优质果品,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
  产品上市,保鲜是一大难题。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张溪镇正根据产业布局,全力打造果蔬基地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横向拓展、纵向延深,避免农产品大量上市造成倾销。总投资160万元的张溪镇果蔬冷链、分拣中心建设项目现已开工建设,中心建成投入使用后,镇域内1000亩蜂糖李、220亩黄桃等农产品不仅可以大大延长保鲜期,产品附加值也将有效提升。
  产业多元化发展更值得期待。蜂糖李产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陈贵忠设想“春天里,漫山李花绽放如雪,游客可以赏花观景;果实成熟时,大家能亲手采摘品尝;李花节、采摘体验等活动将让更多人感受到田园风情,也让蜂糖李的甜蜜滋味传遍更远的地方。”
  从“种子”落地到“李”满青山,这颗果实结出的不仅是丰收的甜,更是乡村蓬勃发展的希望。未来,这份甜将顺着振兴之路蔓延,晕染出更多乡村的幸福底色。

(刘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