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5日
小站点织密民生保障网
□ 通讯员 杨桓
自6月以来,青阳县看守所每周四都会迎来“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专业素养高、实战经验强、长期活跃在法援一线的法律工作者。每次到来,他们都为有困难的在押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尽己所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 为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今年,我们在看守所新设了法律工作站,遴选4名经验丰富的律师,为在押人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法律援助服务。目前,已建立起完善的值班律师排班表,确保每周都有律师在看守所值班。”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李谋春介绍道。
法律援助工作一头连着百姓疾苦,一头连着政府关爱,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县法律援助中心把服务保障民生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该中心安排19名专业律师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还积极整合司法所、看守所、民政部门、妇联等社会各方面力量,设立3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辐射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形成城区、乡镇全覆盖的法律援助“服务圈”,方便群众就近咨询与申请。
3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就是32个民生服务点,他们散落在青阳的大街小巷,如同嵌入基层的法治“哨所”,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兜”住最困难群体,对接最需要援助的人群,该中心严格落实“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工作原则,对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流程,实行当日申请、当日审查,做到“ 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同时,综合法律援助资源状况、公民法律援助需求等因素,使用“五免助手”线上查询经济困难状态等受援人信息,使法律援助进一步惠及群众,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参加这个活动后,我知道该怎样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工作和生活更有保障。”近日,在蓉城镇天华社区举办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现场,居民刘先生的一番话,道出了群众最真切的感受。
为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该中心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互动宣传形式。利用各种活动和重要节点,开展线下法律援助宣传,并在网络平台传播;全面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构建集咨询服务、网上受理、信息共享、律师指派、监督管理于一体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全覆盖。今年上半年,该县已办结法援案件179件,办结率82.11% ;回访案件79件,满意率100%;挽回经济损失461.01万元。
自6月以来,青阳县看守所每周四都会迎来“特殊的客人”,他们是专业素养高、实战经验强、长期活跃在法援一线的法律工作者。每次到来,他们都为有困难的在押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尽己所能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 为让更多困难群众得到法律援助,今年,我们在看守所新设了法律工作站,遴选4名经验丰富的律师,为在押人员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法律援助服务。目前,已建立起完善的值班律师排班表,确保每周都有律师在看守所值班。”县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李谋春介绍道。
法律援助工作一头连着百姓疾苦,一头连着政府关爱,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近年来,县法律援助中心把服务保障民生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该中心安排19名专业律师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还积极整合司法所、看守所、民政部门、妇联等社会各方面力量,设立3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辐射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形成城区、乡镇全覆盖的法律援助“服务圈”,方便群众就近咨询与申请。
32个法律援助工作站,就是32个民生服务点,他们散落在青阳的大街小巷,如同嵌入基层的法治“哨所”,为社会和谐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法治力量。
“兜”住最困难群体,对接最需要援助的人群,该中心严格落实“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的工作原则,对农民工、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军人军属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流程,实行当日申请、当日审查,做到“ 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同时,综合法律援助资源状况、公民法律援助需求等因素,使用“五免助手”线上查询经济困难状态等受援人信息,使法律援助进一步惠及群众,真正做到便民利民。
“参加这个活动后,我知道该怎样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工作和生活更有保障。”近日,在蓉城镇天华社区举办的法律援助宣传活动现场,居民刘先生的一番话,道出了群众最真切的感受。
为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该中心积极探索“线上+线下”互动宣传形式。利用各种活动和重要节点,开展线下法律援助宣传,并在网络平台传播;全面加强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构建集咨询服务、网上受理、信息共享、律师指派、监督管理于一体的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实现线上线下法律服务全覆盖。今年上半年,该县已办结法援案件179件,办结率82.11% ;回访案件79件,满意率100%;挽回经济损失461.0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