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聚源水务:“数智”赋能炼就“向新力”
□ 记者 金立平 齐蕾
走进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源水务”)生产车间,数控机床精准地雕琢着钢坝合页的关键部件,工人们正手持检测仪器仔细校准毫米级误差,一组组锃亮的金属构件经检验合格后被贴上商标……这些用来组装智能水坝的产品,将从池州运往全国多个省市的江河湖畔,守护一方安澜。
自2022年建成投产以来,聚源水务专注深耕水工装备细分领域,以“独门绝技”为传统水利设施装上“智慧大脑”。该公司水工生产设备齐全、工艺先进,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和售后为一体。主要产品包括分布式网络控制合页坝、液压坝、钢坝闸、景观活动坝、启闭系统、智慧水务软硬件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营造、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治理、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等场景,项目遍布全国各地。2024年,聚源水务被认定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聚源水务每年将营收的25%投入研发,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溃堤快速堵口装置”等4项发明专利。“传统水坝缺乏自身调节功能,人工监测不仅危险性高,而且采集效率低。”公司总经理朱俊杰认为,“智能化应用关键要瞄准‘真需求’、解决‘真问题’。聚源水务为水坝提供个性化智能订制、安装全套智能系统,能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实时监测水位、流量、坝体应力等关键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坝体运行参数,为水利设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聚源水务推出一系列“好用、实用、管用”的产品:为山区小型水电站研发的新型轻量化启闭机,重量较同类产品减轻40% ,大大降低了人工安装的难度;为沿海闸门研发的特种防腐涂层,使闸门的使用寿命从5年延长到15年……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却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堵点问题,彰显出聚源水务在细分领域的专业优势。
在追求“专”的同时,聚源水务也在“精”字上狠下功夫。以启闭机为例,传统设备容易出现“过冲”与“卡顿”现象,而聚源水务通过植入高精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系统,将运行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这对于水库闸门的精细化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针对北方地区冬季闸门易结冰卡阻的痛点,公司在合页旋转钢坝上安装除冰装置,使设备在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启闭,目前该技术已在东北、西北地区的多个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有效破解了冬季闸门运维难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融合应用,水利工程的智能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聚源水务顺势而为,组织技术团队协同攻关,为启闭机装上物联网模块,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即可查看设备运行数据、远程操作设备,还能通过电机振动频率变化等指标预测故障,提前预警齿轮磨损,相比传统的“故障后维修”模式,此项硬核创新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目前,聚源水务生产的智能启闭机已在安徽、湖北等省份的20多个灌区与水库投入使用,深受用户好评。
今年2月,在园区“双招双引”政策支持下,聚源水务成功引进一支高层次人才团队,进一步聚智汇能推进智慧型智能化启闭机设备制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将重点突破高精度传感、远程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水利业务应用智能化水平。“新项目将让传统水利设施焕发新生,同时,通过电动化、智能自动化等高效节能驱动技术的创新应用,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一举多得、质效双优’。”朱俊杰说,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1.5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为聚源水务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年1至7月份,该公司已实现产值50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接近1亿元,目前订单已经排到11月份。展望未来,朱俊杰表示,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本着应用至上理念,持续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一方面探索优化大型闸门的模块化设计、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坚持以数字赋能、引入AI算法实现启闭机根据水情自动调节开度。“希望今后客户在谈论或比选智能大坝、闸门和启闭机等水工装备时,‘聚源造’能成为专业、可靠的代名词。”朱俊杰说。
走进位于池州经开区的安徽聚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源水务”)生产车间,数控机床精准地雕琢着钢坝合页的关键部件,工人们正手持检测仪器仔细校准毫米级误差,一组组锃亮的金属构件经检验合格后被贴上商标……这些用来组装智能水坝的产品,将从池州运往全国多个省市的江河湖畔,守护一方安澜。
自2022年建成投产以来,聚源水务专注深耕水工装备细分领域,以“独门绝技”为传统水利设施装上“智慧大脑”。该公司水工生产设备齐全、工艺先进,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安装和售后为一体。主要产品包括分布式网络控制合页坝、液压坝、钢坝闸、景观活动坝、启闭系统、智慧水务软硬件系统等,广泛应用于城市河道景观营造、防洪排涝、水资源利用、水生态环境治理、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等场景,项目遍布全国各地。2024年,聚源水务被认定为安徽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创新,是专精特新企业的灵魂。聚源水务每年将营收的25%投入研发,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2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以及“溃堤快速堵口装置”等4项发明专利。“传统水坝缺乏自身调节功能,人工监测不仅危险性高,而且采集效率低。”公司总经理朱俊杰认为,“智能化应用关键要瞄准‘真需求’、解决‘真问题’。聚源水务为水坝提供个性化智能订制、安装全套智能系统,能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实时监测水位、流量、坝体应力等关键信息,及时准确掌握坝体运行参数,为水利设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聚源水务推出一系列“好用、实用、管用”的产品:为山区小型水电站研发的新型轻量化启闭机,重量较同类产品减轻40% ,大大降低了人工安装的难度;为沿海闸门研发的特种防腐涂层,使闸门的使用寿命从5年延长到15年……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却解决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堵点问题,彰显出聚源水务在细分领域的专业优势。
在追求“专”的同时,聚源水务也在“精”字上狠下功夫。以启闭机为例,传统设备容易出现“过冲”与“卡顿”现象,而聚源水务通过植入高精度传感器和伺服控制系统,将运行误差控制在1毫米内,这对于水库闸门的精细化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针对北方地区冬季闸门易结冰卡阻的痛点,公司在合页旋转钢坝上安装除冰装置,使设备在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下也能正常启闭,目前该技术已在东北、西北地区的多个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有效破解了冬季闸门运维难题。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融合应用,水利工程的智能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聚源水务顺势而为,组织技术团队协同攻关,为启闭机装上物联网模块,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管理人员通过手机即可查看设备运行数据、远程操作设备,还能通过电机振动频率变化等指标预测故障,提前预警齿轮磨损,相比传统的“故障后维修”模式,此项硬核创新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目前,聚源水务生产的智能启闭机已在安徽、湖北等省份的20多个灌区与水库投入使用,深受用户好评。
今年2月,在园区“双招双引”政策支持下,聚源水务成功引进一支高层次人才团队,进一步聚智汇能推进智慧型智能化启闭机设备制造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开工建设,将重点突破高精度传感、远程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全面提升水利业务应用智能化水平。“新项目将让传统水利设施焕发新生,同时,通过电动化、智能自动化等高效节能驱动技术的创新应用,有效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一举多得、质效双优’。”朱俊杰说,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近1.5亿元。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落地应用,为聚源水务插上“腾飞的翅膀”。今年1至7月份,该公司已实现产值5000万元,预计全年产值接近1亿元,目前订单已经排到11月份。展望未来,朱俊杰表示,将以市场需求为牵引,本着应用至上理念,持续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一方面探索优化大型闸门的模块化设计、提高安装效率,另一方面坚持以数字赋能、引入AI算法实现启闭机根据水情自动调节开度。“希望今后客户在谈论或比选智能大坝、闸门和启闭机等水工装备时,‘聚源造’能成为专业、可靠的代名词。”朱俊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