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29日
人才科技齐赋能 鳜鱼养殖闯新路

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航拍。通讯员 贵宣 摄
□ 通讯员 韩亚东
贵池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坐拥“一江五河十二湖”,得天独厚的水系资源条件是发展鳜鱼产业的良好基础。多年来,得益于在养殖技术、良种繁育等领域的先行探索,本地优质鱼种“秋浦花鳜”声名远播,实现全产业链“多点开花”。
作为“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贵池示范区”的核心示范点,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掌握了一系列鳜鱼亲本培育、苗种繁育和养殖关键技术。特别是近两年推出的“ ‘ 秋浦花鳜’100天达标上市”和“‘秋浦斑鳜’120天体重达150g以上”两项技术,可以在不降低品质的同时促进鳜鱼快速生长,在行业内受到广泛认可。
正是在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下,目前该区已建成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1家、国家级鳜鱼遗传育种中心1个,并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鳜鱼苗种繁育供应基地。2018年和2021年,“秋浦花鳜”先后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名单和安徽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名单。在官方认证的加持下,贵池鳜鱼养殖产业稳步提升。2024年,全区鳜鱼养殖面积达1.65万亩,鳜鱼养殖产量4500余吨,鳜鱼产业综合产值5.75亿元。
“经过多年深耕,我区鳜鱼产业在规模与效益上已稳居省内第一方阵。”区水产技术服务站站长包华驹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点明了当前面临的挑战,“由于传统水产养殖业自身规律及市场竞争压力,鳜鱼产业也会遭遇发展瓶颈,规模与效益的持续提升受到限制。”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去年以来,该区聚焦关键技术攻关与模式创新,积极探索鳜鱼春季早繁等新技术,大力推广高密度、集约化、环境可控的新型养殖模式,多措并举提升鳜鱼产业核心竞争力。
前不久,笔者在位于秋江街道莲台村的安徽溪农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就目睹了这一创新实践的生动场景:现代化厂房内,采用工厂化循环水系统的圆形养殖池整齐排列,清澈的水流中,一群群鳜鱼活力满满,享受着精准调控带来的“安居”环境。“自去年成功试水工厂化养殖后,今年公司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目前已有10个养殖桶投入使用。”该公司负责人唐敏介绍,工厂化养殖优势还有更深层次的价值,通过循环水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温、水流、溶氧等关键环境因子的精准调控。
鳜鱼的生长期原本在每年的5— 11月,依托工厂化养殖优势,今年3月,该公司在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的指导下,大胆启动鳜鱼春季早繁项目,通过精准的水温调控与人工催产技术,诱导亲鱼提前产卵、孵化,从而将鳜鱼的生长期整体前移一个多月,为“错峰上市”赢得时间,巧妙规避了因供应过剩导致的价格下跌风险。
第一产业打下坚实基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水到渠成。近年来,该区在涓桥、唐田等地相继建成多家鳜鱼加工厂,研发出冰鲜鳜鱼、茶香鳜鱼、黄精鳜鱼等系列产品。一条条鳜鱼经过冷冻保鲜、解冻、清理、恒温发酵、腌制、真空包装等工序,化身为餐桌上的一道名菜。
“本地鳜鱼品质好,线上线下广受消费者欢迎,工厂效益十分可观。”涓桥镇联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舒凯丰介绍,“这不仅解决了养殖户的销售难题,还为部分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据了解,依托鳜鱼产业,该村还打造了集民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农家乐,成功探索出“三产”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谈及未来的发展,包华驹表示,该区将以渔业绿色循环发展项目为依托,充分发挥鳜鱼优质种质资源和技术优势,着力构建高端化、差异化核心竞争力。同时,以招引更多链上企业签约落户为抓手,继续推动鳜鱼产业向“三产”融合方向转型升级,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