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30日
“规”出文明 “约”出新风
□ 记者 杜龙菲
“您这45积分,刚好能换一袋洗衣粉和一提抽纸,一分不浪费!”近日,在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爱心超市内,村党总支书记黄卫平一边麻利地清点积分卡,一边将包装整齐的日用品递到村民付春年手中。接过兑换物品,付奶奶非常开心:“现在守规矩、干好事还能换东西,大家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比着做好事,村里风气越来越好!”这是东源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激活乡村治理活力的生动写照。
几年前,东源村也曾面临环境脏乱、建房无序、邻里矛盾频发等问题。2021年,随着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村两委决定以修订村规民约为突破口,用村民共同认可的“约定”破解治理难题。
在修订村规民约过程中,东源村始终坚持“开门纳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院落恳谈会等形式,累计收集“整治乱堆乱放”“规范建房秩序”“弘扬孝老爱亲”等38条意见建议,经逐条梳理、共同商讨,最终形成涵盖环境卫生、建房管理、家风培育、邻里相处、公共秩序、精神文明6大类“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让每一条约定都贴合村民生活、顺应群众期盼。
“村规民约要落地,关键在行动。”自村规民约明确“修房余料3日内清理、柴草粪土定点堆放”等具体要求后,东源村组建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红黑榜”巡查队。巡查队每月上门检查打分,结果直接与积分超市挂钩:遵守约定得积分,违反规定扣积分,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村民邢连山便是践行村规民约的受益者。去年他家盖新房时,主动将剩余砖块、水泥袋及时清运干净,不仅登上当月“红榜”,还收获30积分。“现在村里谁都不想上‘黑榜’,你看这路干净了,房前屋后也亮堂了,住着多舒心!”邢连山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感受。
除了扮靓乡村“面子”,东源村还注重涵养文明“里子”。依托村规民约,村里每年开展“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平安家庭示范户”评选,今年已评选出12户先进典型,通过村民大会表彰、家门口挂奖牌的方式,让“好人有好报”看得见、摸得着。同时,村里将积分超市作为“文明催化剂”,村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参加法律宣讲等活动,都能累计积分。截至目前,积分超市已累计发放积分5000余分,兑换物品260余件,覆盖村民200余人次。
如今的东源村,乱堆乱放的现象少了,整洁有序的院落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帮互助的场景多了。“村规民约不是‘紧箍咒’,而是大家共同的‘生活准则’。”黄卫平表示,今后,村里还将结合村民需求,更新村规民约内容,让移风易俗的新风气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
“您这45积分,刚好能换一袋洗衣粉和一提抽纸,一分不浪费!”近日,在青阳县乔木乡东源村爱心超市内,村党总支书记黄卫平一边麻利地清点积分卡,一边将包装整齐的日用品递到村民付春年手中。接过兑换物品,付奶奶非常开心:“现在守规矩、干好事还能换东西,大家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比着做好事,村里风气越来越好!”这是东源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推进移风易俗、激活乡村治理活力的生动写照。
几年前,东源村也曾面临环境脏乱、建房无序、邻里矛盾频发等问题。2021年,随着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村两委决定以修订村规民约为突破口,用村民共同认可的“约定”破解治理难题。
在修订村规民约过程中,东源村始终坚持“开门纳谏”,通过村民代表大会、院落恳谈会等形式,累计收集“整治乱堆乱放”“规范建房秩序”“弘扬孝老爱亲”等38条意见建议,经逐条梳理、共同商讨,最终形成涵盖环境卫生、建房管理、家风培育、邻里相处、公共秩序、精神文明6大类“接地气”的村规民约,让每一条约定都贴合村民生活、顺应群众期盼。
“村规民约要落地,关键在行动。”自村规民约明确“修房余料3日内清理、柴草粪土定点堆放”等具体要求后,东源村组建由党员、村民代表组成的“红黑榜”巡查队。巡查队每月上门检查打分,结果直接与积分超市挂钩:遵守约定得积分,违反规定扣积分,积分可兑换洗衣粉、食用油等生活用品。
村民邢连山便是践行村规民约的受益者。去年他家盖新房时,主动将剩余砖块、水泥袋及时清运干净,不仅登上当月“红榜”,还收获30积分。“现在村里谁都不想上‘黑榜’,你看这路干净了,房前屋后也亮堂了,住着多舒心!”邢连山的话,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感受。
除了扮靓乡村“面子”,东源村还注重涵养文明“里子”。依托村规民约,村里每年开展“美丽庭院”“好媳妇好婆婆”“平安家庭示范户”评选,今年已评选出12户先进典型,通过村民大会表彰、家门口挂奖牌的方式,让“好人有好报”看得见、摸得着。同时,村里将积分超市作为“文明催化剂”,村民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帮孤寡老人打扫卫生、参加法律宣讲等活动,都能累计积分。截至目前,积分超市已累计发放积分5000余分,兑换物品260余件,覆盖村民200余人次。
如今的东源村,乱堆乱放的现象少了,整洁有序的院落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帮互助的场景多了。“村规民约不是‘紧箍咒’,而是大家共同的‘生活准则’。”黄卫平表示,今后,村里还将结合村民需求,更新村规民约内容,让移风易俗的新风气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