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02日
绿色农业架起“致富桥”

图为苏村村永亮种植家庭农场1号基地里,丝瓜长势正旺。
□ 通讯员 汪有民 文/图
立秋时节,笔者走进木塔乡横山村生态优质水稻示范基地,只见农技人员正忙着指导种植户采取搁田、活水降温、安置诱虫瓶等绿色田管方式,助力粮食增产增效。
“我种 了350亩水稻,以前用除草剂、农药和化肥,田里的野生动物没有了,种植环境越来越恶化,一亩田收益不到200元。”该村种植大户杨德鑫说,近几年,他采取绿色种植方式,坚持人工除草、施用有机肥,田里的泥鳅、黄鳝、青蛙等又多了起来,不仅改良了土壤,也有效控制了虫害,走上了良性循环道路。再加上他选择两优桂花丝苗等优质品种,现在一亩田的利润有800多元。
在该乡苏村村永亮种植家庭农场1号基地,50亩丝瓜郁郁葱葱,藤上挂满鲜嫩的丝瓜。“每天采摘2500余斤丝瓜,批发价5元一斤。”该农场负责人叶永亮介绍,去年他通过复垦坞垄搁荒田,建设4个种植基地,共350亩。目前,农场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时令蔬菜,不仅让消费者吃上安全健康的食品,还优化了生态环境。
近年来,木塔乡立足林业大乡资源优势,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要前提,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绿色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多赢”。
“目前,我乡基本形成茶叶、油茶、水稻、食用菌、林果、蔬菜、林下中药材等绿色农业产业发展体系,逐步走上绿色农业良性循环发展之路。”木塔乡农技员丁帅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天鹅云尖”“稠树岭油茶”“十二点大米”“木塔年糕”等一批知名绿色农产品品牌脱颖而出,去年全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830元。
如今,在木塔乡,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已成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我乡将充分发挥山区资源潜力和物种多样性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促进绿色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群众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木塔乡乡长段家正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