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16日
以渔养水 以渔净水
740万尾鱼苗放流河湖
  □ 记者 王晶晶
  近日,在我市东至县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流点,一筐筐银鳞闪烁的鲢鱼、鳙鱼苗顺着渔网跃入清波,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泛起细碎金光。
  “ 这次我们向升金湖投放3-4公分鲢鳙鱼苗102万尾,用于补充基础种群;10公分以上大规格鲢鳙鱼苗30万尾,能快速发挥净水作用。”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荣家平现场介绍,此次投放的鲢、鳙鱼苗均经过严格检疫,其滤食特性可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相当于在湖体安装了天然净化器。
  日前,在东至县黄湓河流域,150万尾鲢鳙、草鱼等本地鱼种也已分批入水。东至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鹏指着游向深水的鱼群说道:“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我们在黄湓河流域开展增殖放流和中国渔政执法行动第五个年头,流域内青虾、鳜鱼等土著物种密度已恢复至禁渔前的70% 。”
  放流只是开始,后续保护更为关键。在放流同时,东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张溪渔政执法基地集中销毁了各类违规渔具、网具400余件(套)。今年以来,东至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行政立案41件,行政处罚50余人。
  在青阳县,增殖放流活动同样开展得如火如荼。日前,在省级水产良种场——童埠水产种业有限公司的育苗池旁,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鱼苗捕捞、计数与装运。青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群林告诉记者,此次投放的375万尾鱼苗主要为鲢鱼、鳙鱼、草鱼、鳊鱼等本地品种,均为净水改水功能型鱼类,能有效滤食藻类、减少富营养化,是实现“以渔养水、以渔净水”生态目标的关键物种。近年来,青通河流域水生生物资源量明显提升,水体自我净化能力持续增强。
  石台县的增殖放流活动也别具特色。石台县公证处工作人员全程跟随鱼苗车辆,对放流全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公证。近日,在秋浦河矶滩段大龙湾水域,一尾尾鱼苗在公证员的见证下被放入河中。“本次投放苗种为鲢鱼、鳙鱼、草鱼、青鱼,共投放鱼苗30万尾。”石台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这些鱼种适合在秋浦河水域环境生长,对丰富水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从升金湖到黄湓河,从青通河到秋浦河,一场场增殖放流活动串起了池州市水生生物保护的生态链条。“今年全市共计放流中央财政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资金购置鱼苗480万尾,并同步开展涉渔工程渔业增殖放流约260万尾,放流品种为青、草、鲢、鳙‘四大家鱼’。”荣家平告诉记者,这些放流活动不仅是对水生生物资源的直接补充,更是推动水体良性循环和生态修复的有效实践。我市将持续推进长江十年禁渔这项工作,常态化做好日常巡查、执法打击和增殖放流之后的跟踪评估工作,确保增殖放流和渔政执法取得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