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5年09月26日
骏智机电:让每一片电池顶盖安全可溯源
  □ 记者 徐婷
  9月23日,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智机电”)二号生产车间内,机械臂精准作业,自动化生产线流畅运转,一片片银亮的动力电池顶盖板正有序下线。
  “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动力电池就像车子的‘心脏’,其安全与性能直接关系到整车品质,一直是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我们车间生产的,正是为这个‘心脏’提供关键保护的部件— —动力电池顶盖板。”该公司生产部经理郭秀明指着忙碌的生产线介绍。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骏智机电多年来深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顶盖板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以这条生产线为例,现在每天可生产2万只顶盖片。而在数字化转型之前,日产量最多只有1万只。”郭秀明表示,2023年,骏智机电从母公司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引进设备,推进智能化改造。如今产品优良率稳定保持在99%以上,真正实现了高效与优质的平衡。目前,公司共有32条生产线,日产能达30万片。
  在高速顶盖板线检测工位,高清显示屏实时刷新检测图像,智能算法仅需几秒就能完成产品判定与分流。而每片合格的顶盖板表面,都印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过去采用半自动生产线时,不仅生产效率受限,更关键的是难以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完整采集。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溯源排查如同‘ 大海捞针’。”该公司研发部总监陈圣用手持设备扫描二维码后,那片顶盖板的加工参数、检测结果等信息立即清晰呈现。“我们投入近2000万元引入M ES系统(制造执行系统),通过‘一码溯源’实现对每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控,既保障了产品质量稳定性,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陈圣说。
  近年来,骏智机电紧盯行业痛点强化技术创新。“此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摩擦焊技术,存在生产效率偏低、成品易出现开裂等问题,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稳定性。针对这个难题,企业研发团队反复试验,创新采用铜铝复合技术,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陈圣介绍,截至目前,公司已取得8项授权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8项软件著作权。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骏智机电已成为宁德时代、赣锋锂业、南都电源等知名电池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持续的技术创新支撑起企业多元化的产品布局。目前,骏智机电的产品线涵盖三元铆接系列、极简系列、纳米系列等多个品类,能够精准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在公司产品展柜前,陈圣拿出一片顶盖板介绍:“这是公司的明星产品,314-71173型动力电池顶盖板。我们通过结构优化,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产品高度,为电池内部腾出更多电芯空间,使其储能容量从280安时提升至314安时。该产品总交货量已突破1亿片,占公司订单总量的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拳头产品’。”
  “ 我们始终聚焦电池盖板这一细分领域,致力于将产品做精、做专、做深、做透。”该公司总经理赵伟表示,企业当前的快速发展既得益于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的市场机遇,也离不开精准的战略定位。今年1至8月,企业销售额已达到去年同期的3倍,预计全年产值可达3.5亿元。未来,公司计划再投入2亿元,新增20条生产线,力争在3-5年内将日产能提升至100万片,稳步迈向动力电池顶盖领域第一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