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观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标题导航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该清的清到底
为这样的“网红培训班”点赞
不必“谈汽车召回而色变”
以奋斗收获真正的成功
保障教师工资待遇,这场督导来得及时
莫让便民商业设施成短板
“不变”“不减” 保卫蓝天、碧水、净土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返回池州新闻网 
3上一期  下一期4  旧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该清的清到底
□ 新华社记者 安蓓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近日公布,明确提出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并就拖欠账款这一民企反应强烈、社会广泛诟病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广大民营企业对相关机制的建立和措施的落实充满期待。

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高度重视三角债问题,纠正一些政府部门、大企业利用优势地位以大欺小、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行为。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行为,对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企业反映突出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致力于为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有关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得到缓解。但也应该看到,一些政策仍然是应急式的多,从制度层面着眼的少,还有的政策仍然部分停留在纸面上。加快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就是要把该清的坚决清到底,赶走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路途上的“拦路虎”。

把该清的清到底,具有现实迫切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实体经济面临的困难较多,建立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对于民营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发展信心、稳定社会预期,对于稳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有助于纠正一些政府部门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不按合同履约、新官不理旧账等严重影响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做法。

把该清的清到底,要瞄准拖欠账款问题背后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法治环境不完善等深层次问题,通过完善体制机制、优化法治环境,从根本上拆除滋生这一问题的温床。要加快及时支付款项有关立法,建立拖欠账款问题约束惩戒机制,通过审计监察和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的拖欠失信成本,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款项的责任人严肃问责、追责。

把该清的清到底,要把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放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大框架下解决。各级政府部门要理直气壮地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也要督促政府部门、大型国有企业做重合同、守信用的表率,为完善市场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积极的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序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

合作伙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