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江志
康桥村位于东至县北部,坐落在升金湖畔,2004年由原章村村和公益村合并而成。该村2010年被县委确定为难点村和选派村,为了尽快脱掉难点村的帽子,村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六大载体”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凝聚民心。强化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两委”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加强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合作,增强工作合力,遇事多商量,多交换意见,多进行沟通,办事公平、公正、公开,避免了村党组织书记管事、村委会主任管钱“两张皮”的现象。
抓党员队伍建设,常年坚持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经常组织党员学党章、学科技,开展义务植树、修路等活动,使党员在工作中都走在群众前面,全村110名党员,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注重培养村级后备干部。将政治素质好、懂经营、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同时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党员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中培养后备干部。
该村按照所处位置、政治素质、协调能力、硬件条件等“四个适宜”标准推选20户党员中心户,形成村总支委员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局面,搭建起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制作“便民服务联系卡”分发到农户手中,方便群众沟通,反映问题及时解答或上门处理。
康桥村流出人口1780人,占总人口的50%,农村“三留守”问题突出。全村共有“三留守”人员1400余人,村党总支把“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设立了“三留守”工作室,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用爱为这个特殊的群体撑起一片蓝天。“三留守”人员的妥善安置,让外出创业人员没有了后顾之忧,安心创业。
村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室代办人员全天候开展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活动,公开办事流程,承诺办理时限,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彻底解决群众办事难的问题。今年以来,全村共为群众办理和代理事项170余件,没有出现一例投诉和举报事件,干部的作风发生了转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该村有流动党员46人,均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将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流动去向、从事职业和联系方式全部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明确村党组织包联责任人,定期联系。利用春节、春耕、秋收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召开流动党员座谈会,动员外出流动党员将家乡的富余劳动力带出去,将外面的技术、资金、信息带回来,回乡创业发展。近年来,双向带动成果丰硕,已带动500余人到外地从事服装加工、餐饮服务、建筑装饰、家政服务等行业,近3年共收到创业成功人士支持家乡建设捐资200余万元,使该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