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12日
高起点上再发力 奋楫前行绘新篇
一条条笔直干净的硬化道路,一户户窗明几净的农家院落,一个个助农增收的致富产业,一张张憨态可掬的幸福笑脸……这些真实写照,折射出一年来贵池区牛头山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显著成效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民生改善、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年来,牛头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立足镇情,狠抓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开创全国重点镇、省经济发达镇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聚力动能培植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这边是空中廊道,这里有地下管廊……矿山尾料在经过破碎后,会经由皮带输送到洗砂机内,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成为机制砂;污水也会在经过压滤机处理后成为清水,真正做到变废为宝。”牛头山镇汇成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时均成介绍道。据了解,汇成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共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建设已经完成设备调试,待二期建设完成后,预计年处理废弃资源能力可达400万吨,将实现“纳污水为清泉、化泥土为资源”的美好愿景。
该项目于2020年9月份落户牛头山镇。一谈到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时均成就会竖起大拇指:“当初项目在这里选址落户,是看中了这里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项目落户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当地政府都会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消除我们后顾之忧,这点让我很感动。”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产城融合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重镇”。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规划建设千亩级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区,总投资2.1亿元的汇成新材料一期项目如期竣工,长航物流、海创环保等一批财源税源项目达标投产。
招商引资竞相发力。年产100万平方米工业建筑新型建材、年产20万件混凝土预制构件、开元酒店、渔光互补光伏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速落户,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服务保障不断强化。高质量完成高新区(西区)新材料产业园地块征迁工作,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注重联企解困、矛盾协调,创优营商环境,服务园区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加大规模企业培育。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摸排力度,重点做好规模企业的培育工作,持续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海螺四期、海创环保等一批财源税源项目达标投产。
聚力乡村振兴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牛头山镇木闸社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只见整齐的蔬菜大棚依次排列,掀开保温卷帘,满眼翠绿,满棚清香,西葫芦、辣椒、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长势喜人,村民正在棚里锄草或采摘。
作为牛头山镇村集体收入“空壳村”,木闸社区集体经济一度薄弱,2018年被列入了区级边缘村进行帮扶。在牛头山镇政府和帮扶企业的帮助下,该社区筹集50多万元,流转居民抛荒土地60余亩,建成40余个钢管温室大棚,引进蔬菜种植能手发展蔬菜产业。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蔬菜基地日均产量在1500多公斤,全年收益可达10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也突破了20万元,并于2020年底成功退出边缘村。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精心规划,匠心建设,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接续展开,美丽田园与现代集镇交相辉映,处处焕发生机活力。
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761个网格组,排查农户10143户,纳入新增检测对象2户5人,针对60户监测户制定帮扶措施共计273条,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风险。
沉心深耕促农增收。新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17个、到户自种自养项目91户。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集中流转,持续拓宽增收致富路。构建形成以有机蔬菜种植、秋浦鳜鱼养殖、特色苗木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稻渔综合种养达3000亩,秋浦鳜鱼养殖面积超1000亩,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20000亩。打造形成“万子湘莲”“长丰西瓜”“牛头山葡萄”等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匠心建设富美乡村。高质量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万子村、惠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持续推进前江八二房、万生哺三村、五星杨店中心村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完成600户改厕工作,统筹推动30户镇级美丽庭院申报创建。
聚力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随着“大美牛头山”标志景观石进入视线,就进入贵池区西部滨江重镇——牛头山镇。进入集镇中心区域,只见宽阔干净的柏油路,整齐划一的绿化带、人行道,路边老楼“旧貌换新颜”,新建成的姥山游园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村民坐在升金湖广场,就可欣赏升金湖日落晚霞美景;走在观荷游廊,就能尽享荷塘风光……“你可想不到,这个公园以前是个杂物堆和垃圾场。”附近村民说。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迎难而上,尽锐出战,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好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延伸。
严格管控铁腕治污。严格落实“环长制”属地管理职责,常态长效开展生态环境监督。对31件中央及省环保督察信访件逐一开展“回头看”,对照标准验收销号,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
动真碰硬落实禁捕。围绕“六无四清”目标任务,加强重点水域群管群治,实现退捕率100%。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7艘,查处非法捕捞活动6起,有效确保禁捕水域“长治久禁”。
大力提升集镇品位。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引导医院、银行、电影院等公共服务项目向东区迁移,扎实做好镇政府办公大楼搬迁工作,加速卫生院异地搬迁,落实集镇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文明集镇建设成效。
精细管理长效常态。扎实推进滨江路沿线环境整治建设,顺利完成农贸市场新建及回迁工作。狠抓背街小巷卫生清洁和文明集镇建设巩固,深入开展“五清一改”进村入户宣传教育,秸秆禁烧成效显著,全年无卫星监测火点。
聚力民生保障 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同学们别着急,排好队,按秩序下车。”1月4日傍晚,牛头山中心学校老师金早英耐心地等着公交车上的孩子一个个下车,并把他们平安送到家长身边。近年来,牛头山镇注重乡村人力资源软实力建设,不断提高师资质量和办学水平,合理调整教师结构,保障教师按需配置,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初心不改,矢志为民,用足用细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让群众生活幸福感与日俱增。
托底守护织密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五保低保、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实现动态监测。实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户,失地农民保障参保8465人,发放雨露计划补助112人次。深入实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危房修缮改造6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用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开发公益性岗位113个,申报辅助性岗位101个,组织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弘扬文化彰显底蕴。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征文、舞鸾山文化艺术节、龙舟竞赛等文体活动成功举办,深受喜爱和好评,顺利实施卫生院易地搬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受理信访件13件,办结率100%。建立“群防群治”组织13个,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推进安全生产。
聚力强基固本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这样的活动真好。”隆冬时节,贵池区牛头山镇万子村村民柯才旺赞扬道。据悉,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贵池区牛头山镇万子村驻村工作队邀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到村开展义诊活动。同时,工作队还带领义诊专家走村入户,为老年、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检查,指导该村尿毒症患者在做腹膜透析治疗时居家环境管理的注意事项,打通群众看病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全局的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圆满完成中共牛头山镇党委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推行“五个一”学习方式,带领辖区各级各类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累计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2次,学习研讨会2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专题学习50余次。
强化战斗堡垒作用。成立2个调研组,开展座谈147人次,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前摸底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优秀共产党员”集中表彰以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等工作。新发展10名党员,对全镇1130名党员档案逐一审核整理,更新完善党员档案明细目录。加强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如期完成整改工作。
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深化1个区级党建示范点和1个党群服务综合体培育,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培育,推荐指导11个村(居)参加“第四届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十大品牌”评选。充分挖掘各级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大力予以宣传报道。认真做好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五抓五送”党建工作。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新的起点上,牛头山镇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商贸物流为依托的发展格局,做好产城融合文章,高标准打造西部新城。
吴敏何俊祥/文刘剑峰吴敏/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年来,牛头山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立足镇情,狠抓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全面开创全国重点镇、省经济发达镇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聚力动能培植 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这边是空中廊道,这里有地下管廊……矿山尾料在经过破碎后,会经由皮带输送到洗砂机内,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成为机制砂;污水也会在经过压滤机处理后成为清水,真正做到变废为宝。”牛头山镇汇成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负责人时均成介绍道。据了解,汇成废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共分为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建设已经完成设备调试,待二期建设完成后,预计年处理废弃资源能力可达400万吨,将实现“纳污水为清泉、化泥土为资源”的美好愿景。
该项目于2020年9月份落户牛头山镇。一谈到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与合作,时均成就会竖起大拇指:“当初项目在这里选址落户,是看中了这里有着很好的区位优势。项目落户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当地政府都会积极寻求解决办法,消除我们后顾之忧,这点让我很感动。”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产城融合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重镇”。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规划建设千亩级新型建筑材料加工区,总投资2.1亿元的汇成新材料一期项目如期竣工,长航物流、海创环保等一批财源税源项目达标投产。
招商引资竞相发力。年产100万平方米工业建筑新型建材、年产20万件混凝土预制构件、开元酒店、渔光互补光伏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加速落户,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服务保障不断强化。高质量完成高新区(西区)新材料产业园地块征迁工作,深入开展“四送一服”活动,注重联企解困、矛盾协调,创优营商环境,服务园区以及重点项目建设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加大规模企业培育。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大项目摸排力度,重点做好规模企业的培育工作,持续加大“小升规”企业培育力度。海螺四期、海创环保等一批财源税源项目达标投产。
聚力乡村振兴 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牛头山镇木闸社区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只见整齐的蔬菜大棚依次排列,掀开保温卷帘,满眼翠绿,满棚清香,西葫芦、辣椒、西红柿、黄瓜等果蔬长势喜人,村民正在棚里锄草或采摘。
作为牛头山镇村集体收入“空壳村”,木闸社区集体经济一度薄弱,2018年被列入了区级边缘村进行帮扶。在牛头山镇政府和帮扶企业的帮助下,该社区筹集50多万元,流转居民抛荒土地60余亩,建成40余个钢管温室大棚,引进蔬菜种植能手发展蔬菜产业。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这个蔬菜基地日均产量在1500多公斤,全年收益可达100万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也突破了20万元,并于2020年底成功退出边缘村。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精心规划,匠心建设,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接续展开,美丽田园与现代集镇交相辉映,处处焕发生机活力。
巩固拓展脱贫成效。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建立761个网格组,排查农户10143户,纳入新增检测对象2户5人,针对60户监测户制定帮扶措施共计273条,确保不发生返贫致贫风险。
沉心深耕促农增收。新实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17个、到户自种自养项目91户。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土地集中流转,持续拓宽增收致富路。构建形成以有机蔬菜种植、秋浦鳜鱼养殖、特色苗木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稻渔综合种养达3000亩,秋浦鳜鱼养殖面积超1000亩,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突破20000亩。打造形成“万子湘莲”“长丰西瓜”“牛头山葡萄”等一批“叫得响”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匠心建设富美乡村。高质量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点万子村、惠民村美丽乡村建设,并顺利通过验收,持续推进前江八二房、万生哺三村、五星杨店中心村项目建设,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完成600户改厕工作,统筹推动30户镇级美丽庭院申报创建。
聚力生态建设 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沿着318国道一路向西,随着“大美牛头山”标志景观石进入视线,就进入贵池区西部滨江重镇——牛头山镇。进入集镇中心区域,只见宽阔干净的柏油路,整齐划一的绿化带、人行道,路边老楼“旧貌换新颜”,新建成的姥山游园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场所,村民坐在升金湖广场,就可欣赏升金湖日落晚霞美景;走在观荷游廊,就能尽享荷塘风光……“你可想不到,这个公园以前是个杂物堆和垃圾场。”附近村民说。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迎难而上,尽锐出战,环保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美好生活在青山绿水间延伸。
严格管控铁腕治污。严格落实“环长制”属地管理职责,常态长效开展生态环境监督。对31件中央及省环保督察信访件逐一开展“回头看”,对照标准验收销号,确保整改问题不反弹。
动真碰硬落实禁捕。围绕“六无四清”目标任务,加强重点水域群管群治,实现退捕率100%。清理取缔涉渔“三无”船舶17艘,查处非法捕捞活动6起,有效确保禁捕水域“长治久禁”。
大力提升集镇品位。加快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划引导医院、银行、电影院等公共服务项目向东区迁移,扎实做好镇政府办公大楼搬迁工作,加速卫生院异地搬迁,落实集镇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提升文明集镇建设成效。
精细管理长效常态。扎实推进滨江路沿线环境整治建设,顺利完成农贸市场新建及回迁工作。狠抓背街小巷卫生清洁和文明集镇建设巩固,深入开展“五清一改”进村入户宣传教育,秸秆禁烧成效显著,全年无卫星监测火点。
聚力民生保障 人民福祉持续增进
“同学们别着急,排好队,按秩序下车。”1月4日傍晚,牛头山中心学校老师金早英耐心地等着公交车上的孩子一个个下车,并把他们平安送到家长身边。近年来,牛头山镇注重乡村人力资源软实力建设,不断提高师资质量和办学水平,合理调整教师结构,保障教师按需配置,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初心不改,矢志为民,用足用细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让群众生活幸福感与日俱增。
托底守护织密保障。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五保低保、医疗救助等民生保障实现动态监测。实施困难群众危房改造4户,失地农民保障参保8465人,发放雨露计划补助112人次。深入实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危房修缮改造6户,“两不愁、三保障”及饮用水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开发公益性岗位113个,申报辅助性岗位101个,组织富余劳动力、退役军人等开展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增收,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弘扬文化彰显底蕴。深挖传统文化资源,历史文化征文、舞鸾山文化艺术节、龙舟竞赛等文体活动成功举办,深受喜爱和好评,顺利实施卫生院易地搬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重要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入脑入心。
平安建设纵深推进。压紧压实信访工作责任,受理信访件13件,办结率100%。建立“群防群治”组织13个,持续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服务。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有力有效推进安全生产。
聚力强基固本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太方便了,这样的活动真好。”隆冬时节,贵池区牛头山镇万子村村民柯才旺赞扬道。据悉,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村群众健康意识和预防疾病能力,贵池区牛头山镇万子村驻村工作队邀请市人民医院专家到村开展义诊活动。同时,工作队还带领义诊专家走村入户,为老年、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检查,指导该村尿毒症患者在做腹膜透析治疗时居家环境管理的注意事项,打通群众看病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牛头山镇坚持以党建引领全局的工作思路,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圆满完成中共牛头山镇党委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推行“五个一”学习方式,带领辖区各级各类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累计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12次,学习研讨会2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和专题学习50余次。
强化战斗堡垒作用。成立2个调研组,开展座谈147人次,扎实做好村“两委”换届前摸底准备工作。认真做好“优秀共产党员”集中表彰以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等工作。新发展10名党员,对全镇1130名党员档案逐一审核整理,更新完善党员档案明细目录。加强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工作指导,如期完成整改工作。
强化创先争优意识。深化1个区级党建示范点和1个党群服务综合体培育,巩固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党建品牌培育,推荐指导11个村(居)参加“第四届全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十大品牌”评选。充分挖掘各级党组织、党员先进事迹,大力予以宣传报道。认真做好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五抓五送”党建工作。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新的起点上,牛头山镇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工业经济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商贸物流为依托的发展格局,做好产城融合文章,高标准打造西部新城。
吴敏何俊祥/文刘剑峰吴敏/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