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1月12日
平天湖风景区:厚积薄发创新路 乘风破浪会有时
□通讯员刘莹 张健
“1月5日晚间未发现有非法撒网捕捞行为,湖岸整洁,湖面干净。”1月6日凌晨7点,整个池城尚在沉睡之时,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平天湖分局湖区大队队员张弘文,已经结束了一天一夜的巡查工作。水域有无淤泥污染、绿地里有无垃圾遗落、路面施工是否做好防尘降噪措施……在交接工作开始之前,他仔细检查着分管片区的情况。
城市管理,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正是有了一位位“张弘文”这样的池州城管人,每天坚守岗位,不断擦亮城市容颜,池州城市文明才越来越靓丽。
塑造池州城市品质、传递民生温度、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平天湖风景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为主题,紧盯难点、补齐缺项短板,着力破解风景区城市管理顽症难题,完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锲而不舍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产、景、城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奏响城市治理“蝶变曲”
全长2.2公里,投资约4800万元,经过2年奋力建设的青莲西路,已于去年12月初建成通车。
“这条路的修建为我们光彩大市场提供了方便,大型物流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后直接进入我们市场,另外路两边也修了非机动车道,对我们进出的业主或商户都方便很多,也安全了。”池州光彩大市场安庆景灏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何霞说。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一边连着民生福祉,一边连着区域发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青莲西路位于平天湖风景区内,东起齐山大道高速转盘,西接规划的升金湖路延伸段,按双向4车道设计,远期将和在建的长江南路延伸段相连,这对于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激活区域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蕴藏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丰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以“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治理,在“精”上下功夫,在“细”中抓落实,全力推动城市“面子”“里子”俱进、“颜值”“素质”齐升。
过去一年,围绕创城,有两大基础设施工程“提速”明显——道路修缮和专业市场改造。
市场,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级的助推器。治理好专业市场,是繁荣城市商贸、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
冬意渐浓,走进专业建材家居市场百汇广场,只见车辆整齐停放在停车线内,破损墙面焕然一新,杂乱广告牌清理干净,马路沿线新种植的绿化景观生机盎然,公益广告通过大屏幕循环播放……2021年9月以来,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实施专业市场整治提升行动。
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前,平天湖执法分局对14个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了问题台账,包括市场规划布局不合理,仓储面积少,导致商户乱堆乱放;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路面、墙体、绿化均破损严重,监控、照明缺失,雨污混流,造成管道堵塞漫溢;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普遍存在收费难,部分市场体量较小,缺乏自我维持能力。
针对各专业市场存在的顽疾,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从解决各市场仓储配套设施、维修损坏基础设施、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市场综合管理四个方面逐步提升市场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创建文明示范市场。
通过以“奖”促创、以“检”促创、以“改”促创,不但提升了专业市场形象,同时也激发了创城活力。目前万盛广场、义乌市场、国际汽车城、百汇市场、徽商城市场、世纪广场、汽车集聚园等专业市场已基本完成改造。
探寻生态保护“最优解”
2021年4月,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将7个精心制作的人工招引鸟巢,安放在适合野生鸟类栖息与繁殖的地段,标志着湿地公园野生鸟类保护工作进入新的探索阶段。
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丰富的鸟类物种,春夏之季正值野生鸟类的繁殖季节,此次安放人工招引鸟巢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丰富湿地公园野生鸟类多样性,积累丰富的招引益鸟经验,营造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提升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成为共识。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动植物,还包括空气中、湿润土壤中看不见的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存在才构成了城市生物圈的多样斑斓,描绘出万物栖居、自由生长的诗意画卷。
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野生动物的身影越发常见,与平天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升级密切相关。湿地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养育生灵,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平天湖湿地建设,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重建和保护的标杆。
为有效保护管理好平天湖湿地资源,2021年以来,管理处积极开展区域内鸟类观察、保护工作,实时对越冬水鸟栖息和夏候鸟繁殖育雏动态进行日常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鸟类资源栖息状况,同时,开展物种观察工作,对湿地内动物、植物或菌物进行观察监测,上传到湿地保护网物种手册,作为科研资料永久保留。
在做好资源监测工作的同时,湿地公园管理处建立完善风景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联合站前区派出所、行政执法分局三大队、湿地大队加强湿地巡护管理工作,防范、制止湿地范围内捕猎野生动物、采捞野生植物、随意开荒种植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平天湖风景区非法捕捞暨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各小组日常工作,安排40余人次开展巡查管护,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昼夜覆盖、常态管制的工作格局,严厉查处景区内违规垂钓、捕捞、采摘野生动植物等行为。2021年,累计处理违规采摘、洗衣洗物行为820余起,劝离违规垂钓活动1500余人,销毁渔具900余件,进一步保护了平天湖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
截至目前,湿地公园有白鹤、小天鹅、鸿雁、豆雁、棉凫、水雉、赤麻鸭、绿翅鸭等180余种野生鸟类。对于这些动植物来说,湿地是家园,而人,只是过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野生动物,像对待身体一样对待身边植物。”这已经成为池州这座城市的共识。
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打桩机器声、挖掘机械声、运输车马达声……连日来,在中骏·世界城项目现场,正演绎着火热的建设“进行曲”。
作为平天湖风景区招引的重点项目之一,中骏·世界城占地约320亩,总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5亿元。在璟尚广场1-4号楼,目前超6万平方米的中骏·世界城商业综合体已启动建设,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
2021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产业强区”的部署,紧盯目标指标,抓招商、聚产业、提服务、惠民生,以市场培育、项目建设、营商服务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28%;进出口总额完成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5%;全年新引进项目4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3%;其中,省外亿元项目1个,省外15亿元项目1个;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3.4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1%。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抓手,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和活水。平天湖风景区树牢“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市场主体增体量、强体质。
强力招商丰富商业业态。多次走访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工作,累计接待客商30余次,推动蓝城康旅小镇、五星级酒店、国兴智能交通工程服务中心3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五星级酒店、普基新能源项目已开工建设;智能仓储、池州传化物流公路港、福田汽车4S店项目、凯群购车一点通项目等在谈项目已经预审;汽车产业集聚增强,丰田汽车等多家4S店项目落户,全区29家汽车销售企业全年累计销售汽车超15000台、销售总额25.8亿元。
打造专业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在服务业集聚区上求突破,利用全区汽车产业集聚优势,积极申报了2021年度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专业市场集聚区)的材料;编制了科创集聚区建设方案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初稿),为全区服务业提档升级夯实基础。
挖掘潜在企业纳限入规。全年成功培育“四上企业”19家,其中,培育限上企业6家,大规模个体户3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家,规上服务业5家。
摸底调研助产业转型。委托阶梯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专业(综合)市场调研,调研14家专业(综合)市场存量房产、闲置面积、产业业态等基本情况,为全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业市场提质增效、“腾笼换鸟”等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推动项目落地促投资。推动五星级酒店、普基新能源、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中骏世界城、弘业上林苑等在建项目稳步建设;蓝城康旅小镇项目正在推进房屋征迁扫尾、迁坟及成片征收开发方案报批工作;国兴智能交通工程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开展土地挂牌前期各项工作。全年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
“1月5日晚间未发现有非法撒网捕捞行为,湖岸整洁,湖面干净。”1月6日凌晨7点,整个池城尚在沉睡之时,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平天湖分局湖区大队队员张弘文,已经结束了一天一夜的巡查工作。水域有无淤泥污染、绿地里有无垃圾遗落、路面施工是否做好防尘降噪措施……在交接工作开始之前,他仔细检查着分管片区的情况。
城市管理,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正是有了一位位“张弘文”这样的池州城管人,每天坚守岗位,不断擦亮城市容颜,池州城市文明才越来越靓丽。
塑造池州城市品质、传递民生温度、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1年,平天湖风景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以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为主题,紧盯难点、补齐缺项短板,着力破解风景区城市管理顽症难题,完善长效常态管理机制,锲而不舍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一以贯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产、景、城融合发展,推动现代化“三优池州”建设迈上新台阶。
奏响城市治理“蝶变曲”
全长2.2公里,投资约4800万元,经过2年奋力建设的青莲西路,已于去年12月初建成通车。
“这条路的修建为我们光彩大市场提供了方便,大型物流车辆从高速公路下来后直接进入我们市场,另外路两边也修了非机动车道,对我们进出的业主或商户都方便很多,也安全了。”池州光彩大市场安庆景灏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何霞说。
道路是城市的骨架,一边连着民生福祉,一边连着区域发展,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城市功能提升的重要支撑。
青莲西路位于平天湖风景区内,东起齐山大道高速转盘,西接规划的升金湖路延伸段,按双向4车道设计,远期将和在建的长江南路延伸段相连,这对于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拉大城市框架、激活区域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蕴藏着人民群众最直接、最丰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以“绣花”功夫深化城市治理,在“精”上下功夫,在“细”中抓落实,全力推动城市“面子”“里子”俱进、“颜值”“素质”齐升。
过去一年,围绕创城,有两大基础设施工程“提速”明显——道路修缮和专业市场改造。
市场,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需求和消费不断升级的助推器。治理好专业市场,是繁荣城市商贸、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手段。
冬意渐浓,走进专业建材家居市场百汇广场,只见车辆整齐停放在停车线内,破损墙面焕然一新,杂乱广告牌清理干净,马路沿线新种植的绿化景观生机盎然,公益广告通过大屏幕循环播放……2021年9月以来,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大力实施专业市场整治提升行动。
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前,平天湖执法分局对14个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建立了问题台账,包括市场规划布局不合理,仓储面积少,导致商户乱堆乱放;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路面、墙体、绿化均破损严重,监控、照明缺失,雨污混流,造成管道堵塞漫溢;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普遍存在收费难,部分市场体量较小,缺乏自我维持能力。
针对各专业市场存在的顽疾,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从解决各市场仓储配套设施、维修损坏基础设施、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市场综合管理四个方面逐步提升市场管理水平,积极引导创建文明示范市场。
通过以“奖”促创、以“检”促创、以“改”促创,不但提升了专业市场形象,同时也激发了创城活力。目前万盛广场、义乌市场、国际汽车城、百汇市场、徽商城市场、世纪广场、汽车集聚园等专业市场已基本完成改造。
探寻生态保护“最优解”
2021年4月,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将7个精心制作的人工招引鸟巢,安放在适合野生鸟类栖息与繁殖的地段,标志着湿地公园野生鸟类保护工作进入新的探索阶段。
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丰富的鸟类物种,春夏之季正值野生鸟类的繁殖季节,此次安放人工招引鸟巢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丰富湿地公园野生鸟类多样性,积累丰富的招引益鸟经验,营造人与鸟类和谐共处的城市环境。
提升生物多样性,实现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成为共识。城市应该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它不仅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动植物,还包括空气中、湿润土壤中看不见的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存在才构成了城市生物圈的多样斑斓,描绘出万物栖居、自由生长的诗意画卷。
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中野生动物的身影越发常见,与平天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升级密切相关。湿地为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养育生灵,是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平天湖湿地建设,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重建和保护的标杆。
为有效保护管理好平天湖湿地资源,2021年以来,管理处积极开展区域内鸟类观察、保护工作,实时对越冬水鸟栖息和夏候鸟繁殖育雏动态进行日常监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鸟类资源栖息状况,同时,开展物种观察工作,对湿地内动物、植物或菌物进行观察监测,上传到湿地保护网物种手册,作为科研资料永久保留。
在做好资源监测工作的同时,湿地公园管理处建立完善风景区网格化管理机制,积极联合站前区派出所、行政执法分局三大队、湿地大队加强湿地巡护管理工作,防范、制止湿地范围内捕猎野生动物、采捞野生植物、随意开荒种植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参与平天湖风景区非法捕捞暨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协调各小组日常工作,安排40余人次开展巡查管护,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昼夜覆盖、常态管制的工作格局,严厉查处景区内违规垂钓、捕捞、采摘野生动植物等行为。2021年,累计处理违规采摘、洗衣洗物行为820余起,劝离违规垂钓活动1500余人,销毁渔具900余件,进一步保护了平天湖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
截至目前,湿地公园有白鹤、小天鹅、鸿雁、豆雁、棉凫、水雉、赤麻鸭、绿翅鸭等180余种野生鸟类。对于这些动植物来说,湿地是家园,而人,只是过客。“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野生动物,像对待身体一样对待身边植物。”这已经成为池州这座城市的共识。
吹响高质量发展“集结号”
打桩机器声、挖掘机械声、运输车马达声……连日来,在中骏·世界城项目现场,正演绎着火热的建设“进行曲”。
作为平天湖风景区招引的重点项目之一,中骏·世界城占地约320亩,总建筑面积44.5万平方米,总投资达25亿元。在璟尚广场1-4号楼,目前超6万平方米的中骏·世界城商业综合体已启动建设,项目建设各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当中。
2021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产业强区”的部署,紧盯目标指标,抓招商、聚产业、提服务、惠民生,以市场培育、项目建设、营商服务为工作重点,积极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11%;预计完成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28%;进出口总额完成1500万美元,同比增长34%;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500万美元,同比增长65%;全年新引进项目4个,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33%;其中,省外亿元项目1个,省外15亿元项目1个;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13.42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11%。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抓手,招商引资是项目建设的源头和活水。平天湖风景区树牢“抓发展必须抓产业,抓产业必须抓市场主体培育”的鲜明导向,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推动市场主体增体量、强体质。
强力招商丰富商业业态。多次走访浙江、上海等地开展招商工作,累计接待客商30余次,推动蓝城康旅小镇、五星级酒店、国兴智能交通工程服务中心3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五星级酒店、普基新能源项目已开工建设;智能仓储、池州传化物流公路港、福田汽车4S店项目、凯群购车一点通项目等在谈项目已经预审;汽车产业集聚增强,丰田汽车等多家4S店项目落户,全区29家汽车销售企业全年累计销售汽车超15000台、销售总额25.8亿元。
打造专业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在服务业集聚区上求突破,利用全区汽车产业集聚优势,积极申报了2021年度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专业市场集聚区)的材料;编制了科创集聚区建设方案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方案(初稿),为全区服务业提档升级夯实基础。
挖掘潜在企业纳限入规。全年成功培育“四上企业”19家,其中,培育限上企业6家,大规模个体户3家,资质内建筑业企业5家,规上服务业5家。
摸底调研助产业转型。委托阶梯项目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专业(综合)市场调研,调研14家专业(综合)市场存量房产、闲置面积、产业业态等基本情况,为全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专业市场提质增效、“腾笼换鸟”等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推动项目落地促投资。推动五星级酒店、普基新能源、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中骏世界城、弘业上林苑等在建项目稳步建设;蓝城康旅小镇项目正在推进房屋征迁扫尾、迁坟及成片征收开发方案报批工作;国兴智能交通工程服务中心项目正在开展土地挂牌前期各项工作。全年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