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4日
徐晓东:坚守“医”线37年 当好乡亲健康“守护人”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当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庆祥和中,体验团聚的幸福时,陵阳镇南阳卫生室的徐晓东医生和往常一样,一大早便来到卫生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医37年,他早把春节和其他节日看淡,把坚守岗位当作是一种责任,为山区群众的健康筑起第一道“防线”。
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血压正常,血糖和心率比之前也好了不少,要注意饮食,按时服药……”笔者见到徐晓东时,他正在接诊。今年73岁的吴思忠心脏不好,其子女长年在外务工,无法在家照顾老人。平时量血压、做心电图,吴大爷都会来找徐晓东。问诊、检查、配药……每项流程徐晓东操作起来都有条不紊、认真细致。“我们这里离县城远,去看病不方便,幸亏有徐医生,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去找他。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刚做完检查的吴大爷感激地说道。徐晓东所在的卫生室是南阳村、日新村等几个村唯一的卫生室。对于基层医生来说,除量血压、做心电图、配药、打针这些基础工作外,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等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打电话,总是随叫随到
作为村医,对于那些长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群众,只要一个电话,徐晓东就会随叫随到。家住日新村墩下组的徐民值脑梗后行动不便,一直在家休养。临近中午,忙碌了半天的徐晓东挎上药箱、带上检查设备驱车来到徐民值家为他做定期体检。“最近天气比较冷,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了……”徐晓东一边检查,一边耐心地叮嘱注意事项。“徐医生经常来给我复诊,还给我们宣传健康知识和最新的医疗政策,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只要一个电话,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会随叫随到。”徐民值说。
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行医治病这一件事,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做好。”徐晓东一再表示,要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医37年,从最初的一件白大褂、一个医药箱到现在的健康一体机……徐晓东见证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告诉笔者,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一些简单的疾病在卫生室就可以解决,这些都得益于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如今,徐晓东所在的卫生室医用设备一应俱全,能够为村民提供更卫生、更舒适的就诊环境,他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小病不出门,乡亲们的负担轻了不少,看着这些变化,徐晓东显得十分欣慰。
乡村医生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青阳,有170多名和徐晓东一样的乡村医生,立足农村,扎根基层,用专业技术和奉献精神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人”。
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
“血压正常,血糖和心率比之前也好了不少,要注意饮食,按时服药……”笔者见到徐晓东时,他正在接诊。今年73岁的吴思忠心脏不好,其子女长年在外务工,无法在家照顾老人。平时量血压、做心电图,吴大爷都会来找徐晓东。问诊、检查、配药……每项流程徐晓东操作起来都有条不紊、认真细致。“我们这里离县城远,去看病不方便,幸亏有徐医生,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去找他。有他在,我们心里踏实。”刚做完检查的吴大爷感激地说道。徐晓东所在的卫生室是南阳村、日新村等几个村唯一的卫生室。对于基层医生来说,除量血压、做心电图、配药、打针这些基础工作外,健康教育、家庭医生签约等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打电话,总是随叫随到
作为村医,对于那些长年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群众,只要一个电话,徐晓东就会随叫随到。家住日新村墩下组的徐民值脑梗后行动不便,一直在家休养。临近中午,忙碌了半天的徐晓东挎上药箱、带上检查设备驱车来到徐民值家为他做定期体检。“最近天气比较冷,要注意保暖,不要感冒了……”徐晓东一边检查,一边耐心地叮嘱注意事项。“徐医生经常来给我复诊,还给我们宣传健康知识和最新的医疗政策,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只要一个电话,即使刮风下雨,他也会随叫随到。”徐民值说。
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行医治病这一件事,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一定要做好。”徐晓东一再表示,要为乡亲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医37年,从最初的一件白大褂、一个医药箱到现在的健康一体机……徐晓东见证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他告诉笔者,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一些简单的疾病在卫生室就可以解决,这些都得益于国家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如今,徐晓东所在的卫生室医用设备一应俱全,能够为村民提供更卫生、更舒适的就诊环境,他工作的劲头就更足了。小病不出门,乡亲们的负担轻了不少,看着这些变化,徐晓东显得十分欣慰。
乡村医生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力军,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青阳,有170多名和徐晓东一样的乡村医生,立足农村,扎根基层,用专业技术和奉献精神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成为乡亲们的健康“守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