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2月18日
池州竹产品登上国际环保大舞台
“竹吸管现在已经是我们公司的主打外销产品了,正常来算,一台机器大约每小时可以制造出3000根左右的竹吸管!”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池州高新区的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实地探访总投资15亿元的竹吸管智能产业园,步入生产车间内,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石天玉便兴奋地介绍起来。
将毛竹竹丝经过锯断、烘干等粗加工磨成圆棒,再利用钻孔机器将圆棒的中心钻取掏空,一根根纯天然可降解的生态环保型竹吸管便“出炉”了。车间内,十几台竹吸管钻孔机器运转不停,重复着生产步骤,智能化的操作流程背后离不开“鸿叶人”的坚持和科学技术的支撑。据了解,2021年以来,鸿叶集团积极引进人才和政策支持,研发出池州平舍智能科技专业设备,不仅实现整个生产过程污染零排放,还通过引领“以竹代塑”“以竹代木”,获得国家多项专利,吸引不少国内外业内有识之士前来考察学习。
作为一家以“科技”为器、做“竹”文章的省级龙头企业,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将池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一步步引领“池州制造”竹产品走向国际环保大舞台。“现在我们的订单量还在持续增加,对于原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市场以及日韩地区。”石天玉看着运作中的机器告诉记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池州本地68万亩的竹材蓄积量已逐渐不能满足企业的产能。为此,公司已将原产地范围从皖南逐步延伸至浙西地区的安吉、临安、德清等县市,而这片区域位于千岛湖湖区与黄浦江源,竹材资源极为丰富,蓄材量多达270万亩,可开发利用价值达100多亿元。
“浙西那块我们是承接他们的半成品、原材料过来,他们那边是黄浦江源头,竹材蓄积量很大,应该讲我们有多大生产能力他们就有多少原材料,从目前的形势看今年我们的产能应该能比2021年增加20%。”在该公司竹制品展馆内,安徽鸿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殷明亮信心满满地展望起新的一年公司的运营态势。而谈起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他心中已有完整的盘算:“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依托长三角地区打造世界级竹产业知名品牌,让我们自己国家竹制产业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我们长远的规划是建设起智能竹制品加工、竹制品智能装备研发、竹制半成品收储交易等3个中心,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建设30个竹片加工厂,并在全国范围内建成10个左右竹半成品加工热电联产循环产业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公司已联合国家林草局国际竹藤中心、国家电投集团投资2亿元,计划在池州高新区建设一家占地200亩的国家级竹制半成品收储交易中心。规划建设仓储厂房10栋,建成线上、线下交易和竹半成品展示平台,预计到2025年年交易额可实现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