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08日
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 努力推动池州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本报讯(通讯员池宗禾记者陆寒芳)4月7日下午,市委书记方正主持召开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总结去年以来生态环保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朱浩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金庆丰,市政协主席张夏林,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田昕,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议观看了《2022年池州市生态环境问题专题片第一期》,听取了2021年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情况、2022年工作安排及当前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任务情况汇报,审议通过《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各县区、园区分别作书面发言。
会议指出,生态环保工作是“国之大者”,池州作为生态大市,绿水青山是最大的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应有担当和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要增强政治敏感性,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认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牢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性、常态化做好生态环保工作,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
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高质量整改专项行动,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把牢验收环节,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所有问题改彻底改到位。要强化机制建设,严格实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原则,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聚焦长江沿线、矿山、小铸造企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发挥好群众、环境监督员(长)、专业队伍、部门及属地作用,形成上下联动、专群结合、部门协同的监督网络,确保问题及时发现、有效整改。要突出源头治理,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所在,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有效减少问题发生。
会议指出,要敢于动真碰硬,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各县区要扛起属地主体责任,各主管部门要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市环委办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调度作用,对失职失责的要强化责任追究,切实以“长牙齿”的硬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环保能力建设,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推动池州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朝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目标不断迈进。
会议观看了《2022年池州市生态环境问题专题片第一期》,听取了2021年全市生态环保工作情况、2022年工作安排及当前生态环保重点工作任务情况汇报,审议通过《池州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各县区、园区分别作书面发言。
会议指出,生态环保工作是“国之大者”,池州作为生态大市,绿水青山是最大的优势,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应有担当和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要增强政治敏感性,保持高度警惕和清醒认识,真正从内心深处树牢正确的生态观、发展观、政绩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性、常态化做好生态环保工作,以月保季、以季保年落实落细各项任务,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齐头并进。
会议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高质量整改专项行动,坚持清单化、闭环式管理,把牢验收环节,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所有问题改彻底改到位。要强化机制建设,严格实行“自查从宽、被查从严”原则,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聚焦长江沿线、矿山、小铸造企业、园区等重点领域,发挥好群众、环境监督员(长)、专业队伍、部门及属地作用,形成上下联动、专群结合、部门协同的监督网络,确保问题及时发现、有效整改。要突出源头治理,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找准症结所在,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有效减少问题发生。
会议指出,要敢于动真碰硬,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各县区要扛起属地主体责任,各主管部门要履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市环委办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调度作用,对失职失责的要强化责任追究,切实以“长牙齿”的硬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要加强生态环保能力建设,提高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努力推动池州大地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朝着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目标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