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4月14日
池州
构建“立体式”环境执法监管体系
  本报讯(记者王齐斌)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局构建“立体式”环境执法监管体系,强化执法监管不松劲、打击违法行为不减弱,为全市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质量改善、环境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用好无人机“飞毛腿”。市本级投入14万元配备无人机,分区域、行业开展常态化无人机昼夜监测飞行。2022年以来,累计出动无人机45架次,检查各类重点点位500余次,有效缩短执法巡查时间,提高发现问题精准度。启用红外技术“透视眼”。近年来,先后花费820万元加大红外高科技投入和应用,累计配备红外热成像仪、红外摄像机、夜拍无人机、秸秆禁烧红外报警装置等仪器装备140台(套),利用热辐射原理,提供温度测量和热状态分析,克服夜查光线不足、路线不清、产况不明等问题,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装配移动执法“掌中宝”。先后投入200余万元构建完善环境移动执法系统,分阶段推进市、县全覆盖。通过“生态环境移动执法APP”实现全过程“掌上执法”。全市环境移动执法系统使用率和执法人员活跃率长期保持100%。3月份,市本级人均上报执法记录10.8条,居全省地级市第2名。筑牢在线监控“前沿哨”。截至目前,全市119家涉水、涉气重点企业已全部按时限完成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安装联网,指导帮扶38家(次)企业加强自动监控工作,对145起数据异常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对在线监控设施弄虚作假等行为严厉查处,共处罚违法企业7家,罚款金额50.92万元。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