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5日
贵池经济“半年报”划出“上扬线”
□通讯员赵冬至
日前,贵池区公布经济发展“半年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8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分别“跑赢”全国、全省、全市2.7、2.2、0.1个百分点。
半年来,该区保住了存量、扩大了增量、优化了常量、激发了变量,面对重重困难稳住了经济大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难题,划出一道稳健上扬的曲线。
稳经济,聚焦产业强基补链
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尤为重要。上半年,贵池区委、区政府紧抓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招商要突破、民生要改善等大事要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助企纾困政策靠前发力,一系列科学精准的研判施策,为全区上下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提供了行动坐标。
年初,贵池区抓早抓先,推出勇夺“开门红”30条措施,把政策措施落实和投放的节点前移。同时,协同实施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断长补短”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竹业、鳜鱼、黄精、茶叶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开展服务业和建筑业培育行动,全面推行亩均效益评价,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池州高新区连续2年跻身全省开发区30强,贵池上榜全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成效明显地区、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和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保持如磐定力,更体现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上。上半年,贵池区大力推进“4+3”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组建7大产业招商工作团、21支招商工作队,聘任30余名招商顾问,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8个,到位资金96.3亿元,增长15.6%。建立起分级分层调度和亿元以上项目专班推进机制,推动总投资30亿元的起帆电缆产业园、总投资超100亿元的中建材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7.6亿元的海螺四期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上马或建成投产。贵池也由此获评全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靠前县区。
稳市场,一揽子措施激活力
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是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上半年,贵池区聚焦18项重点领域制定对标提升举措,着力打造“‘贵’在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办结涉企问题829件。设立“马上办”办公室,推行“一制度两窗口”,推动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上线”,全程网办率95%,当日办结率99.71%,平均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1.68个工作日,平均申报材料由6.8个精简至2个,企业开办实现了“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
稳住市场主体,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贵池区拿出“真金白银”,狠抓惠企政策落地。在国家和省、市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后,迅速行动,制定助企纾困“32条”,向603家“五上”企业和114家小微企业派驻299名服务专员,实施“政策找企业”“一送两服三促”行动,举办资源要素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80余场,设立“助企惠客厅”“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平台,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3.6亿元,减税降费3.67亿元,减免房租891万元,新增信贷投放69.7亿元。
判断经济运行态势,既要看“量”,也要看“质”;既要看当前之“形”,更要看长远之“势”。具体来看,上半年贵池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0%,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这些数据反映出全区经济不同板块质量效益、后劲活力都有所增长,尤其是代表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相关指标更加优化。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3.5%,工业投资增长42.9%,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3.5%……这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增长,不仅是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更是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
保民生,充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情怀,是担当,更是贵池区委、区政府对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上半年贵池区民生类支出2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6%。东部产业新城建设加快,清溪大道拓宽工程搬迁全面完成。文明创建提质,投入2亿元实施“十大提升行动”,113个小区实现“双提升”,58个文明集镇项目同步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五美工程”建设如火如荼。17项省级民生实事有5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新增就业373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42人。发放城乡救助资金44912人次、7921.73万元。投入9750万元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项目10个。投资8437万元完成中医院ICU病房改建和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网格化管理,妥善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885件,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日前,贵池区公布经济发展“半年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6.28亿元,同比增长5.2%,增幅分别“跑赢”全国、全省、全市2.7、2.2、0.1个百分点。
半年来,该区保住了存量、扩大了增量、优化了常量、激发了变量,面对重重困难稳住了经济大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难题,划出一道稳健上扬的曲线。
稳经济,聚焦产业强基补链
面对困难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尤为重要。上半年,贵池区委、区政府紧抓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招商要突破、民生要改善等大事要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助企纾困政策靠前发力,一系列科学精准的研判施策,为全区上下有效应对困难挑战提供了行动坐标。
年初,贵池区抓早抓先,推出勇夺“开门红”30条措施,把政策措施落实和投放的节点前移。同时,协同实施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断长补短”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竹业、鳜鱼、黄精、茶叶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开展服务业和建筑业培育行动,全面推行亩均效益评价,推动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3家,池州高新区连续2年跻身全省开发区30强,贵池上榜全省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成效明显地区、首批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和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
保持如磐定力,更体现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上。上半年,贵池区大力推进“4+3”新兴主导产业发展,组建7大产业招商工作团、21支招商工作队,聘任30余名招商顾问,新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38个,到位资金96.3亿元,增长15.6%。建立起分级分层调度和亿元以上项目专班推进机制,推动总投资30亿元的起帆电缆产业园、总投资超100亿元的中建材新材料项目、总投资27.6亿元的海螺四期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上马或建成投产。贵池也由此获评全省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考核靠前县区。
稳市场,一揽子措施激活力
形势越是严峻复杂,越是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上半年,贵池区聚焦18项重点领域制定对标提升举措,着力打造“‘贵’在服务”营商环境品牌,深入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优环境、稳经济”等活动,办结涉企问题829件。设立“马上办”办公室,推行“一制度两窗口”,推动1.6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上线”,全程网办率95%,当日办结率99.71%,平均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压缩至1.68个工作日,平均申报材料由6.8个精简至2个,企业开办实现了“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
稳住市场主体,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贵池区拿出“真金白银”,狠抓惠企政策落地。在国家和省、市出台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后,迅速行动,制定助企纾困“32条”,向603家“五上”企业和114家小微企业派驻299名服务专员,实施“政策找企业”“一送两服三促”行动,举办资源要素对接会、银企对接会等80余场,设立“助企惠客厅”“惠企政策网上超市”平台,兑现各类惠企奖补资金3.6亿元,减税降费3.67亿元,减免房租891万元,新增信贷投放69.7亿元。
判断经济运行态势,既要看“量”,也要看“质”;既要看当前之“形”,更要看长远之“势”。具体来看,上半年贵池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0%,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2.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2%……这些数据反映出全区经济不同板块质量效益、后劲活力都有所增长,尤其是代表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的相关指标更加优化。比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23.5%,工业投资增长42.9%,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3.5%……这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增长,不仅是助推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更是拓展经济增长的空间。
保民生,充实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是情怀,是担当,更是贵池区委、区政府对全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上半年贵池区民生类支出24.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6%。东部产业新城建设加快,清溪大道拓宽工程搬迁全面完成。文明创建提质,投入2亿元实施“十大提升行动”,113个小区实现“双提升”,58个文明集镇项目同步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五美工程”建设如火如荼。17项省级民生实事有5项提前完成。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新增就业373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42人。发放城乡救助资金44912人次、7921.73万元。投入9750万元实施教育资源优化项目10个。投资8437万元完成中医院ICU病房改建和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1个。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做严一线、做实二线、做强全线,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加强网格化管理,妥善化解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885件,全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