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20日
100余亩撂荒地“活”了
8月16日,和往常一样,贵池区涓桥镇涓桥村党总支书记王震不顾烈日暴晒,再次来到村子里曾经“出名”的68亩连片撂荒地旁,观察玉米和大豆的长势。照他的话说,就是:“这儿是咱们村盘活撂荒地的‘首战战场’,种好了老百姓就更有信心了,必须精心管理。”
盘活撂荒地,换上新“绿衣”。如今,这片昔日的撂荒地已经种上了35亩玉米、33亩大豆,嫩绿的玉米枝叶和大豆苗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层层波浪,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今年年初,这里还是一幅荒芜的景象。由于前期投资商经营不善,此处大面积土地被抛荒,不仅到处长满了一两米深的杂草,还留下很多曾经种植瓜蒌所架设的水泥柱。此外,由于此处曾是老窑厂的所在地,荒地里到处都是碎石砖头。
“撂荒地的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们干群都有决心。”今年4月初,在王震的带领下,涓桥村干群“铁”了心要把这块地整出来。动用挖机清杂草、安排人工捡碎石、组织运来黄土、邀请专家选品种……很快,这片撂荒地不仅被盘活了,还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孕育了新希望。原来,涓桥村“两委”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与贵池区供销社达成协议,成立了涓桥村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以这片撂荒地的盘活为基础,拟发展集种植、养殖、采摘、垂钓、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为了扩大规模,该村又盘活了村民的一批零星地,让部分村民土地以入股形式参与合作社的生态农庄以及辣椒、豆角等农产品种植。目前,该项目已经整体盘活涓桥村100余亩土地,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供销社投入30万元,村里以“集体+农户”方式投入70万元。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可以借用市、区供销系统成熟的经营模式和渠道合作生产经营,这样一来,销路将会有保障。”王震说,合作社成立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农产品种植等均以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目前已增加当地群众务工400余人次。他坚信这片撂荒地的整治,将给村庄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盘活撂荒地,换上新“绿衣”。如今,这片昔日的撂荒地已经种上了35亩玉米、33亩大豆,嫩绿的玉米枝叶和大豆苗在微风的吹拂下荡起层层波浪,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今年年初,这里还是一幅荒芜的景象。由于前期投资商经营不善,此处大面积土地被抛荒,不仅到处长满了一两米深的杂草,还留下很多曾经种植瓜蒌所架设的水泥柱。此外,由于此处曾是老窑厂的所在地,荒地里到处都是碎石砖头。
“撂荒地的条件虽然不好,但是我们干群都有决心。”今年4月初,在王震的带领下,涓桥村干群“铁”了心要把这块地整出来。动用挖机清杂草、安排人工捡碎石、组织运来黄土、邀请专家选品种……很快,这片撂荒地不仅被盘活了,还为村里的产业发展孕育了新希望。原来,涓桥村“两委”在经过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与贵池区供销社达成协议,成立了涓桥村供销合作社有限责任公司,以这片撂荒地的盘活为基础,拟发展集种植、养殖、采摘、垂钓、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为了扩大规模,该村又盘活了村民的一批零星地,让部分村民土地以入股形式参与合作社的生态农庄以及辣椒、豆角等农产品种植。目前,该项目已经整体盘活涓桥村100余亩土地,总投资100万元,其中供销社投入30万元,村里以“集体+农户”方式投入70万元。
“成立合作社后,我们可以借用市、区供销系统成熟的经营模式和渠道合作生产经营,这样一来,销路将会有保障。”王震说,合作社成立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农产品种植等均以吸纳本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目前已增加当地群众务工400余人次。他坚信这片撂荒地的整治,将给村庄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