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4版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25日
聚城市管理之力 扬景区文明之风
□通讯员张健
   
  今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在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上持续发力,大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把“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作为重要遵循原则,以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创城成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城市颜值全面提升,城市内涵更显丰富。
  党建引领 以“工匠精神”抓管理促提升
  城市管理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将创新基层城市管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围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最大程度释放城市管理活力,为城市各项事业发展和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品质强区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上半年,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共开展集中学习6次,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在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上创新,将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和党课与城市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常态化廉政教育机制,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和日常监管,把反腐倡廉作为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会议精神,紧抓作风建设,强化文明执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努力提升城市管理品质。
  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全面加强城管队伍建设,实行网格化管理。结合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工作实际,制定出台《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网格化管理考核工作方案》,着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覆盖、无死角”管理目标,坚持老、中、青队员相结合,严格工作纪律,规范配置装备,着力打造一支政治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工作作风好的城市管理队伍。
  真情为民 以“绣花功夫”优服务暖民心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城管队伍是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他们在做好日常城市管理的同时,遇到困难群众帮一把、遇到车辆抛锚推一把、遇到老人过马路扶一把……当好人,做好事,在这支队伍中已蔚然成风。
  今年3月份,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湖区大队中队长朱华生和队员詹琪护送一名迷路的小男孩回家;湖区大队参与多起汽车落水救援工作;8月,清溪大队的方扣双在下班途中将一名摔倒老人送往医院救治……他们迎朝阳而出、顶烈日而站、披星辰而归,用责任与温情守护平安,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城管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展现了城管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稳步推进,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也越来越多,城市管理中的“盲区”、“短板”逐渐凸显。如何清除“痼疾”、解决“盲区”与“短板”?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出新招、谋实招、强硬招,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人民城管为人民”的良好氛围,拉近与群众之间的“亲情”联系,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公益广告提升了、道路停车有序了、“门前三包”到位了、共享单车有固定车位了、流动商贩有固定点位了、非法小广告少了,那些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小事减少了,这些都是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改变,这些都是城市管理者点滴积累起来的工作成果。
  一线锤炼 以“尖兵意识”锻队伍强执法
  8月12日,在池州市第二届“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职业技能竞赛”中,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代表队荣获团体第一名,个人奖第一、二名的佳绩,这已是该局第二次蝉联“全市城管系统行政执法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与平天湖城管队伍的一线锤炼是分不开的。
  为了维护城市良好市容市貌、环境秩序,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全员下沉一线,充实创城力量,用行动诠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城管精神。执法人员在执法中坚持做到统一着装、佩戴标志标识、主动亮明身份、言行文明规范、执法全过程拍摄记录。此外,一线执法人员还定期进行业务法规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熟知管理范围、内容、标准和方法,熟悉执法依据、程序、行为规范,做到执法有依据,处罚有条例。
  为推动城区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风景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全面落实街面主体责任,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标准、定目标的“五定”制度,对工作中遇见的问题列出清单、建立台账、统筹化解,加强街面巡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平天湖风景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分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持续聚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着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能力,以文明创建为抓手,集中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疑难杂症”,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文明执法水平,让发展更加聚力、社会更具活力,逐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