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2年09月30日
打通为民服务“最后215米”
“新车上新路,出行不再难。”9月25日,贵池区棠溪镇东山村李宕组村民檀鹏鹰驾驶一辆新车,行驶在自家门口一条新修好的水泥路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放眼望去,这条长约215米的新水泥路穿村而过,与绕村主干道首尾相接,解决了全村最后8户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实现乡村振兴,要善于用‘木桶原理’分析解决问题,补齐短板与谋求发展同样重要。”据东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刁秀琼介绍,近年来,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按照这个工作思路,把推进乡村振兴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统一起来,结合村情实际和发展需求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形成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清单”,逐条逐项研制整改措施和明确完成时限。对照“清单”,令大家牵肠挂肚的一条未完成事项,正是关于这8户村民的出行难问题。
谈及原因,刁秀琼解释说,李宕组这8户村民依山而居,因地势特殊、施工难度大、投入资金多,再加上村集体经济薄弱,当时只能修通一条绕村主干道。虽说村民们从家门口到主干道之间的距离不足百米,但雨天出行难免沾泥带灰;有车的村民也因村中小路路面不平、宽度不足,只能把车停在远处的场坪上。为此,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一边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一边想方设法自筹资金,并协调工程机械先行施工,拓宽路面、修筑路基,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经过不懈努力,1个月前,修路工程如期“上马”,不仅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也深得当地村民的一致拥护和支持。修路期间,村民们自发赶到施工现场,主动协助施工队运送物资、养护路面,并提供饮水等便利服务,大大缩短了工期,加快了进度。
目睹新路通行,村庄周边特色文化墙、休闲健身广场等硬件设施功能齐备,人居环境实现“提档升级”,长年在外务工的当地村民檀友亮、檀友文兄弟俩有了新打算:“老家变化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好,我们兄弟俩准备申请在原宅基地上盖建新房,留下来一起建设美丽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