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2年10月28日
实施康复救助 为困难残疾人撑起一片天
□记者齐蕾
   
  “来,把红色的小熊夹到红色的杯子里,对了,做得很棒!”10月18日,在池州市阳光康复中心的语言认知训练室里,孤独症孩子轩轩正在家长陪同下,跟随老师进行康复训练。
  “之前我们在外地进行康复训练,需要一笔高昂的康复费用。从2016年开始,我就带着孩子在这里进行一对一的康复治疗。”提到孩子的变化,轩轩的妈妈心里充满感激:“现在他能听懂老师的指令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能与人简单地沟通。我一直租房陪着孩子康复,家里很困难,就靠丈夫一人赚钱,多亏每年有1.5万元的康复补贴,给我们减轻了生活压力。”
  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市残联全面落实困难残疾人康复救助制度及配套政策,加强基本康复服务力度,推动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实事,按照“发现一例、救助一例、康复一例”的原则,实现了有康复需求的困难残疾儿童免费康复训练全覆盖。新增定点康复机构4处,可为全市困难残疾儿童提供视力、听力、言语、孤独症、肢体、智力免费康复训练。2019年,残疾儿童救助年龄由0至6岁扩大到0至14岁,康复救助标准由原来每年1.2万元提高至1.5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困难残疾人康复工作持续发力。对有康复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坚持应救尽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我们每年组织基层工作者和专业人员到全市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进行摸排筛查,通过评估,转介去相应的康复机构进行免费康复训练。同时,我们还开展困难残疾人辅具适配、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等举措实施困难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全过程、多角度推进困难残疾人的康复救助政策落到实处。”市残联康复科科长毛爱兰表示。
  据统计,十年来,全市累计实施困难精神残疾人药费补助39732人次,残疾儿童康复救助3536人次,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手术3543例,适配发放各类辅助器具1万余件,共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今后,市残联将进一步支持公办医疗和教育机构开展困难残疾人康复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开办残疾人康复机构,给困难残疾人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及更好的服务,把一项项温暖人心的民生政策和公共服务落实到困难残疾人身上,化成他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