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03日
生态好人友善 鸟儿爱上这座城
□记者张敏
  
  一群喜鹊落枝头,欲送春声唱不休。自古以来,人们都将喜鹊看成是预示吉祥的鸟儿,赋予诸多美好寓意。喜鹊来“做客”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在这正月新春里,市民尹清家的窗台上飞来了一只大喜鹊,这让她一家人十分欢喜。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八,家住主城区和泰星城小区的尹清正坐在客厅看电视,转眼望向窗外,发现一只小鸟正在窗台上啄食,走近一看,竟是只喜鹊。“这些年,在居民区经常能看见喜鹊,但是喜鹊登门还是让我喜出望外。当时,我们不敢打扰这只‘小可爱’,只能远远地看着它吃饱飞走。”尹清说,喜鹊象征着美好,新春伊始,家里来了只大喜鹊,她非常高兴。“大概是我放在窗台上的1斤肉馅引起了喜鹊的注意。当时它大快朵颐,好不快乐。我们全家人都不敢动,只希望它能多吃一点。”尹清将当日喜鹊吃剩的肉馅一直放在窗台上,并为其准备了一小杯饮用水,期盼它再次光临,吃饱喝足。
  眼下,在池城的很多角落都能发现喜鹊的身影,而10多年前,这种景象并不多见。贵池区林业局高级工程师程东升告诉记者,喜鹊属于池州当地留鸟的一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度在这里销声匿迹。“主要归于食物和气候的影响。喜鹊喜欢在大树顶上做窝,而那时很多树木被砍伐。喜鹊的减少与当时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淡薄也有很大关系。”程东升说,时隔30多年,喜鹊又回来了。2010年,他在齐山风景区第一次观测到了喜鹊“一家四口”。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喜鹊种群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人鸟和谐共处成为常态。近日,记者走访主城区平天湖湿地公园、百荷公园等多个公园发现,树上的喜鹊窝随处可见。据池州市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协会会长、国网安徽电力“汪湜护线爱鸟创新”工作站领衔人汪湜介绍,喜鹊喜欢在比较高的树木上做窝,近几年公园里种植的柳树、枫树、杨树深受喜鹊喜爱,市民保护鸟类的意识也愈发增强,人为干扰等因素减少很多。另外,喜鹊还会选择在高压线塔上筑巢繁殖,据统计,2022年,在国家电网池州公司管辖的高压线塔上至少有100多巢喜鹊成功繁殖。“我们协会去年开展了很多保护鸟类的活动,工作人员在喜鹊筑巢的线塔上安装了挡板和保护牌,确保鸟线双安全。”汪湜说。
  现如今,池州当地的留鸟品种越来越多。据估算,池州的留鸟品种达到了170多种。最可喜的是,近几年,不少冬候鸟如斑嘴鸭、凤头鸊鷉和黑翅长脚鹬等选择了留在池州,变成了这儿的留鸟。

Copyright © 2006-2008 chiznews.com
  主办单位:池州日报社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东湖中路315号 联系电话:0566--2037332 PostCode:247000
  备案号: 皖政新办备06018号 ICP号:皖ICP备 0600904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