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2月16日
洪秀娟:在大山里绽放最美的光芒
在东至县尧渡镇高岭村的村头,经常穿梭着一个忙碌的身影,她青春、自信、大方,走路带风。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她带领村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零的突破,走在了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她就是东至县尧渡镇高岭村党总支书记洪秀娟。
洪秀娟是一位“90”后,2013年入伍,在西藏服役两年,获得“优秀士兵”称号,并荣立三等功。2015年,洪秀娟退役后便在上海一家企业工作。“整天生活在高楼大厦中,岭上的绿水青山让我想念。”2017年,洪秀娟毅然回到家乡高岭村,当起了村后备干部。
高岭村俗称“三条岭”,因地处深山,交通闭塞,过去是远近闻名的穷村。洪秀娟在这里大展拳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村民江文涛一家六口,自己年事已高,妻子和儿媳常年生病,孙子孙女年幼,原本仅靠儿子在工地打零工的收入生活,全家蜗居在县城一间很小的出租屋内。洪秀娟知道后,查文件、学政策、找路子,帮助其向民政部门申请低保,为其儿子找到更高收入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努力、坚持,江文涛的家庭状况越来越好,2017年就实现了稳定脱贫。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洪秀娟一直扎根基层,与大家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香酥梨种植户胡彩霞对洪秀娟的为人赞不绝口。“我家一共流转了100多亩土地,种植过程中遇到技术、资金、销售等方面的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找洪支书帮忙。不管是节假日,还是刮风下雨,她都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她还经常主动跑去种植地了解情况,将村民的事时刻放在心上。”去年,胡彩霞的香酥梨种植基地第一次挂果,销售近3000斤,收入4.5万元,日子越过越好,洪秀娟也喜上眉梢。
高岭村曾是集体经济空白村,如何找到适合本地的乡村发展路子?洪秀娟一直盘算着。机缘巧合,2018年,在上级政府的推动下,投资亿元的卧龙岗项目落地生根,项目共流转500余亩土地、近900亩山场。而在土地、山场流转过程中,有时候会碰到不理解的村民,洪秀娟便反复上门做工作,“热脸贴冷屁股”更是常事。她工作不分昼夜,最终与180余户村民签下合同。项目落户后,村集体以水利、道路、电力等资源入股,每年享受分红4万元,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零的突破。
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中,洪秀娟高票当选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还兼任妇联主席。“组织哪里有召唤、群众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尽全力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洪秀娟说,军人退役不褪色,她将继续勇担责任,在岗位上绽放最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