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6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4月14日
长三角组团出海赋能出口回暖
绿色低碳产品增速亮眼
  今年以来,从省级到地方,长三角各地政府纷纷“组团”,助力企业“出海”抢订单。而从数据来看,虽然今年前2个月,长三角地区出口仍处于承压区间,数据同比尚未全部回正,但整体回暖迹象明显、亮点不少。
  出口额全国前五占据三席
  从出口总额上来看,浙江、江苏、上海依旧为中国出口的排头兵。据海关统计,浙江省1—2月出口规模排名全国第二,占全国总额的14.4%,相比去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江苏紧随其后,以4888亿元的出口额位列全国第三;而上海与安徽则分别位列第五、第十二名。
  从出口额的同比增幅来看,安徽复苏较快,同比增幅已由负转正。并且,在全省16个地级市中,11个城市外贸保持正增长,安庆增幅最多,达到65.4%。
  汽车产业持续发力
  从具体的商品出口情况来看,尽管机电产品出口额有所下降,但1、2月份,三省一市汽车出口未受影响,均实现同比正增长。其中,安徽省汽车出口增幅较大,1—2月汽车出口总值达到75.4亿元,同比增长1.7倍。江苏、浙江的累计同比增速也分别达到129.1%、59.56%。上海则依旧是全国汽车出口的重地,1—2月累计出口汽车309亿元,占全国汽车出口总额的31.9%,且依旧实现同比47%的正增长。
  汽车出口总额快速增长的背后,与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持续推动密切相关。1—2月,全国接近74.83%的电动车出口额来自长三角。其中,上海的占比最多,为57%,约为260.79亿元,同比增幅61.1%;浙江省电动汽车出口总额也达到60.45亿元,占全国总额的13.21%,同比增幅84%;而江苏省、安徽省出口额更是翻倍增长,增幅分别达到246.5%、457%。
  同时,像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这类绿色低碳产品也为长三角出口注入新的活力。三省一市锂离子蓄电池增速均超过80%,其中上海增幅最多,达到194.8%。江苏省相关出口总额最多,达到174.8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4.76%。
  与电动车相似,全国约74.25%的太阳能电池出口额源于长三角,江苏与浙江的占比较为接近,分别为32.47%、30.15%。上海则快速发展,增幅最多,达到58.9%。
  “一带一路”未来可期
  受通货膨胀、居民消费需求提前释放等因素的影响,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往来国,美国的进口需求低迷,因此长三角出口该地区商品总额也有所降低。上海对美国出口同比下降幅度最大,降幅19.9%;其后依次是江苏、浙江与安徽,分别下降17.2%、16.4%、14.3%。
  但三省一市对东盟出口保持增长,同时与“一带一路”沿线贸易比重继续提升。江苏1—2月累计出口东盟10国的总额最多,达到793.4亿元,同比增幅9.8%;安徽省同比增幅最多,为22.2%,上海则增幅5.4%;而浙江与东盟1—2月进出口总额更是占全省总额的13.6%,超过美国成为浙江省第二大贸易市场。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积极拉动三省一市外贸增长。安徽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同比涨幅最大,为20.2%;江苏省、浙江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分别同比增长2.6%、5.3%,拉动浙江省外贸增速1.9个百分点。
  (解放日报记者连俊翔实习生李佳钰)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