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4月22日
青阳县杜村乡从“反应式管理”走向“参与式治理”——
“四治融合”绘就乡村善治新画卷
□记者王齐斌
  
  4月14日晚,青阳县杜村乡五阳村河南组,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群屋场夜话”会,乡村干部和村民们围坐一圈,就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乡村建设工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展开讨论。
  “党群屋场夜话”由杜村乡党委统筹规划,乡党建办具体实施,各村协调组织,邀请乡党政班子领导、党员代表以及村民参与,坚持“大家的事大家议”。针对“夜话”现场提出的问题,乡、村两级及时给予解决,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党群屋场夜话’让乡村自治大有可为。”杜村乡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吴津晶说,近年来,杜村乡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法律准绳,念好乡村法治“紧箍咒”。为健全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杜村乡培育了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为重点的“法律明白人”,实现社会治理“以法护航”。
  同时,杜村乡还在村法治广场等群众活动场所,以张贴宣传标语、现身说法等形式,提升群众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除了强化法治,杜村乡还注重德治教化作用,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该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建设和文明乡镇创建工作为抓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宣传方式,在移风易俗、平安建设、文明创建等活动中发力,营造崇德向善、积极向上的文明新风尚。
  杜村乡各村依据本村实际,结合传统习俗,制定村规民约,并在村庄显著位置设置宣传栏,让村规民约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发挥道德教化作用,进一步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智治,是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体现。2月中旬,九华乡一学生离家出走,通过调取周边“农村小天网”视频,发现该学生走往杜村乡西河、五阳方向,杜村乡干群立即行动,很快帮助找回这名学生。
  近年来,杜村乡辖内先后安装“农村小天网”259个,通过整合全乡社会监控资源,使视频监控点连成片、形成画、织成网,实现信息高度共享和视频监控资源网格化管理与运用,进一步夯实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在社会治理、秸秆禁烧、汛期巡查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治融合”将原来的一方“管”变为多方“治”,推动基层治理从“反应式管理”走向“参与式治理”,不断夯实杜村乡基层治理基础,绘就乡村善治新画卷。截至目前,杜村乡已开展“党群屋场夜话”50余场,解决问题78个。2022年,杜村乡西河村、河东村获评“第九批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