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4月25日
飘香的槐花
槐树,是我国常见的树木。每年等到铺天盖地令人讨厌的柳絮杨花过后,槐花就开了。白,是槐花的颜色,在阳光下似雪,月光下如霜,在蒙蒙的雨天里它便像雾。无论是花团锦簇,还是淡淡的一朵,都是无与伦比的美!
最近走亲戚,去城里菜市场逛逛,瞥见角落里一老妪,面前篮子里放着满满的槐花。这一篮子洁白细腻似珍珠般的槐花置于喧嚣的菜市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今年入春后,因身体不适,一直没有外出赏春。虽然朋友圈里春天的桃红柳绿吸引了我的视觉,却不知槐花已经静悄悄地袭一身素雅,爬上了枝头,犹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自有一番风采。
槐花,呈串状,一串串,繁盛得很,甚至能把枝头压弯了,满目都是生机和喜气。花朵白而晶莹,尤为稀奇的是花朵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它的花香。
我对槐花情有独钟,喜欢它的平淡从容,更喜欢它的芳香大度。槐花开得琼堆玉砌,不仅有特别的香味,花蕊还异常香甜。槐花的美,不仅美在花貌清丽,像一阙小令,更美在味道,采一把塞进嘴里,甜丝丝的,满口清香,满口香甜,胜过了任何美味。灵巧的主妇们可以用槐花做出很多美味可口的槐花糕。槐花糕,如此动听而又温馨的名字,做法也是简洁明了,只要动手,人人会做。但做得好不好,是不是有醇厚清爽的香,不在于怎么做,全在于怎么用心。情浓甜自有,心到香天成。
四月有“槐月”的雅称。抬眼望去,零散在各个角落里的槐树,整齐划一地从枝杈、枝梢处孕育出细小的结满如小米粒那样的花穗儿。槐花没有迎春花成片盛开时那么引人注目,也不具备海棠花的妩媚、樱花的烂漫,那一串串白如玉的槐花缀满枝丫,就像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形成了“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美景。
历代描写槐花的诗歌不及牡丹、梅花众多,但唐代诗人白居易却留下了十余首与槐花有关的诗歌,闲庭信步在槐花林中时,是“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愁肠满腹时,是“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思念远方亲人时,是“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将情感寄托在槐花上,入词入诗,都能品读出不同的人生况味。
现在,槐花卖到菜市场必然与美食有关。《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一档节目中说,有次去烹饪大师段誉的后厨,有一道特别不起眼的菜让其吃得特别感动。这是段大师故乡河南的一种蒸菜,叫蒸槐花。陈导的感动来自于童年时代的春天,那时候人们经常吃槐花。灾荒饥馑,槐花以其微小的身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人想不到的是,生活艰难时不得已用来充饥果腹。与它有关的记忆留了下来。网上有不少用槐花入食的做法,槐花饭、槐花蛋汤、槐花煎饼、凉拌槐花……每一种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菜增添风雅。
后来,我向老妪买了一把槐花。走出菜市场时,看到旁边在竹匾里蹦跶的虾,我突然想到齐白石笔下蠕动的虾。虾进入厨房就是洋溢人间烟火的虾,进入殿堂则是艺术高雅的虾。槐花和它何其相似!一路就这么思索着……
告别了亲戚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轻轻将槐花铺在书桌上,撒在水杯里,白茫茫的一片,那花香甜蜜得让人沉醉。既然不想用槐花入食,那就用它来装点我的烟火人生吧。
最近走亲戚,去城里菜市场逛逛,瞥见角落里一老妪,面前篮子里放着满满的槐花。这一篮子洁白细腻似珍珠般的槐花置于喧嚣的菜市场,显得那么格格不入。今年入春后,因身体不适,一直没有外出赏春。虽然朋友圈里春天的桃红柳绿吸引了我的视觉,却不知槐花已经静悄悄地袭一身素雅,爬上了枝头,犹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小龙女,不食人间烟火,自有一番风采。
槐花,呈串状,一串串,繁盛得很,甚至能把枝头压弯了,满目都是生机和喜气。花朵白而晶莹,尤为稀奇的是花朵有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空气里到处都弥漫着它的花香。
我对槐花情有独钟,喜欢它的平淡从容,更喜欢它的芳香大度。槐花开得琼堆玉砌,不仅有特别的香味,花蕊还异常香甜。槐花的美,不仅美在花貌清丽,像一阙小令,更美在味道,采一把塞进嘴里,甜丝丝的,满口清香,满口香甜,胜过了任何美味。灵巧的主妇们可以用槐花做出很多美味可口的槐花糕。槐花糕,如此动听而又温馨的名字,做法也是简洁明了,只要动手,人人会做。但做得好不好,是不是有醇厚清爽的香,不在于怎么做,全在于怎么用心。情浓甜自有,心到香天成。
四月有“槐月”的雅称。抬眼望去,零散在各个角落里的槐树,整齐划一地从枝杈、枝梢处孕育出细小的结满如小米粒那样的花穗儿。槐花没有迎春花成片盛开时那么引人注目,也不具备海棠花的妩媚、樱花的烂漫,那一串串白如玉的槐花缀满枝丫,就像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形成了“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美景。
历代描写槐花的诗歌不及牡丹、梅花众多,但唐代诗人白居易却留下了十余首与槐花有关的诗歌,闲庭信步在槐花林中时,是“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愁肠满腹时,是“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思念远方亲人时,是“衡门有谁听?日暮槐花里”。将情感寄托在槐花上,入词入诗,都能品读出不同的人生况味。
现在,槐花卖到菜市场必然与美食有关。《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在一档节目中说,有次去烹饪大师段誉的后厨,有一道特别不起眼的菜让其吃得特别感动。这是段大师故乡河南的一种蒸菜,叫蒸槐花。陈导的感动来自于童年时代的春天,那时候人们经常吃槐花。灾荒饥馑,槐花以其微小的身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让人想不到的是,生活艰难时不得已用来充饥果腹。与它有关的记忆留了下来。网上有不少用槐花入食的做法,槐花饭、槐花蛋汤、槐花煎饼、凉拌槐花……每一种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礼物,为寻常百姓的家常菜增添风雅。
后来,我向老妪买了一把槐花。走出菜市场时,看到旁边在竹匾里蹦跶的虾,我突然想到齐白石笔下蠕动的虾。虾进入厨房就是洋溢人间烟火的虾,进入殿堂则是艺术高雅的虾。槐花和它何其相似!一路就这么思索着……
告别了亲戚回到家,我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轻轻将槐花铺在书桌上,撒在水杯里,白茫茫的一片,那花香甜蜜得让人沉醉。既然不想用槐花入食,那就用它来装点我的烟火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