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4月27日
全力推动铝镁合金材料产业质量提档升级
本报讯(记者鲍勇)4月25日,集中区召开全区创建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推进会,推动集中区铝镁合金材料产业特色、错位、集聚发展,形成具有标准引领、产品质量过硬、品牌影响力大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近年来,集中区累计引进铝基及关联产业项目36个,其中:单独供地项目21个,供地面积2686亩,已建成投产13个;进驻标房项目15个,全部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铝锭铝棒、工业铝型材、铝配件及模具等,主要发展方向为高端铝型材深加工。2022年,该区22户规模以上铝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52.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40%。
截至目前,集中区铝基企业已申创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研发平台5个(其中企业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研发平台15个(其中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园区铝基产业龙头企业——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万峰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省级数字化车间,另有4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入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安安新材、万峰铝业、佳晟金属、宝裕金属等企业还先后与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池州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安安新材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省级重大专项即将验收。集中区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设立的江南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已于今年2月正式挂牌运行。
“拥有铝基新材料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将事半功倍。”该区产业发展部负责人介绍,创建期内,该区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发展将以专精特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为主要方向,通过强化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带动园区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总体目标是通过两年期的创建,实现产业质量整体水平、产业集群品牌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为主抓手,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产业发展部负责人透露,在产品质量水平方面,要把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质量体系认证覆盖50%以上,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5家以上,新增市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以上;在提升市场占有率方面,要保持产业销售额和入库税收年增长20%以上,培育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企业2家以上,排名前十企业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50%以上;在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方面,力争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5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家,新增省级以上品牌2个以上,新增“一站式”质量服务站1家以上。
近年来,集中区累计引进铝基及关联产业项目36个,其中:单独供地项目21个,供地面积2686亩,已建成投产13个;进驻标房项目15个,全部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铝锭铝棒、工业铝型材、铝配件及模具等,主要发展方向为高端铝型材深加工。2022年,该区22户规模以上铝基企业累计实现工业产值52.4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产值的40%。
截至目前,集中区铝基企业已申创高新技术企业9户,省级研发平台5个(其中企业技术中心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研发平台15个(其中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0个)。园区铝基产业龙头企业——安安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万峰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打造了省级数字化车间,另有4家企业入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家入选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安安新材、万峰铝业、佳晟金属、宝裕金属等企业还先后与福州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安徽理工大学、池州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产学研合作,安安新材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研发的省级重大专项即将验收。集中区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设立的江南轻合金新材料产业研究院已于今年2月正式挂牌运行。
“拥有铝基新材料产业良好的发展基础,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将事半功倍。”该区产业发展部负责人介绍,创建期内,该区铝镁合金材料产业发展将以专精特新、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为主要方向,通过强化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带动园区产业整体转型升级。总体目标是通过两年期的创建,实现产业质量整体水平、产业集群品牌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市场占有率为主抓手,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产业发展部负责人透露,在产品质量水平方面,要把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质量体系认证覆盖50%以上,新增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企业5家以上,新增市政府质量奖企业1家以上;在提升市场占有率方面,要保持产业销售额和入库税收年增长20%以上,培育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企业2家以上,排名前十企业销售额占行业总销售额50%以上;在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方面,力争新增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以上,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科技型企业5家、市级以上研发中心3家,新增省级以上品牌2个以上,新增“一站式”质量服务站1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