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16日
让“雨露计划+”润泽更多求职者
近日,全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推进会议在河南举行,要求今年各地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帮扶举措,确保全面完成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各项目标任务。
在脱贫攻坚时期,“雨露计划”作为一项针对贫困家庭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在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是“雨露计划”的“升级版”。写好“雨露计划”后半篇文章,要持续发挥“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提能力”“促增收”的重要作用,组织开展从教育培训到促进就业的全链条、一体式帮扶,助力“雨露计划”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一项技能,相当于一把致富钥匙。掌握一项过硬的技能,才能让手中的“饭碗”端得更稳。绩溪县是徽菜之乡,当地的职业院校扎实推进“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面向农村招收贫困(脱贫)家庭学生进行烹饪专业学习,用烹饪技艺这把“金钥匙”打开一道“致富门”。职业院校应前移就业关口,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坚持需求导向,灵活设置专业,培养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技能人才,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个、富裕一家。
对脱贫家庭子女的帮扶不能仅停留在就业技能的培训上,还要为掌握一技之长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渠道,让其实现高质量就业,更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去年底,安徽省乡村振兴局与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签署“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政策、信息、体系和资源优势,同向同行、聚智聚力,创新创造更多技术型、技能型就业岗位,保证“雨露计划”毕业生就业质量。职能部门可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畅通“校门”到“厂门”的绿色通道,既助力企业创新发展,也可以让“雨露计划”毕业生有更多就业选择,发挥青春价值。
就业帮扶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各地区相关部门要摸清应届、往届毕业生就业底数,动态掌握就业状态,不能让毕业生成为“断线的风筝”。对已就业毕业生,定期做好就业跟踪,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未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以及见习岗位,确保“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润泽更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