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29日
稻渔综合种养绘出致富好“钱景”
本报讯(通讯员徐成)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渔”的绿色生态种养模式。近年来,青阳县鼓励、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积极探索“一稻两虾”的种养技术,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陵阳镇分石村的百余亩农田里,村民陈四平正忙着将沉在水里的地笼一格一格拉起来,小龙虾在里面簇拥成一团。随着地笼一立一放,一只只色泽鲜亮、活力十足的小龙虾就落到了盆里。
陈四平说:“这块流转土地大概150亩,每年一季稻两季虾。水稻产量每年都还不错,亩产千余斤,小龙虾今年看市场行情估计一亩收入大概3000元。”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陈四平自去年开始,将水稻的秸秆还田发酵,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小龙虾的品质。“稻草腐烂后产生微生物,能增加田的肥度,而且它能给龙虾提供一部分饵料,对水田养虾有好处,增加收益,节约资金。”陈四平介绍道。
近年来,青阳县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断提升适合本地的稻虾种养技术。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6年1.3万亩发展到2022年底的5.06万亩。截至2022年底,小龙虾养殖年总产量3200余吨,已建成1个万亩示范区,5个千亩示范片。
“今年计划全县新增稻渔综合种养4000亩,目前已经完成3000余亩。推广‘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模式,我们主要从政策引导、技术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支持,帮助农户增产增效,助力青阳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青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群林说。
在陵阳镇分石村的百余亩农田里,村民陈四平正忙着将沉在水里的地笼一格一格拉起来,小龙虾在里面簇拥成一团。随着地笼一立一放,一只只色泽鲜亮、活力十足的小龙虾就落到了盆里。
陈四平说:“这块流转土地大概150亩,每年一季稻两季虾。水稻产量每年都还不错,亩产千余斤,小龙虾今年看市场行情估计一亩收入大概3000元。”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陈四平自去年开始,将水稻的秸秆还田发酵,不仅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小龙虾的品质。“稻草腐烂后产生微生物,能增加田的肥度,而且它能给龙虾提供一部分饵料,对水田养虾有好处,增加收益,节约资金。”陈四平介绍道。
近年来,青阳县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断提升适合本地的稻虾种养技术。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2016年1.3万亩发展到2022年底的5.06万亩。截至2022年底,小龙虾养殖年总产量3200余吨,已建成1个万亩示范区,5个千亩示范片。
“今年计划全县新增稻渔综合种养4000亩,目前已经完成3000余亩。推广‘小龙虾——水稻——罗氏沼虾’模式,我们主要从政策引导、技术指导服务和技术培训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支持,帮助农户增产增效,助力青阳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青阳县水产业发展中心主任胡群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