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30日
把温暖送到老百姓心坎上
□记者张敏
青阳县蓉城镇新中村现有村民4086人。说起杨桂,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就是村里所有人的‘娘家人’,有困难就找她,准没错。”
杨桂是新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今年是她在村里工作的第23个年头。她恪尽职守,把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准则,先后荣获全县“双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池州市最美战疫巾帼奋斗者、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和“安徽省皖美村支书”等称号。
做乡里乡亲的“贴心人”
新中村村民董桃花一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辛,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20年,在政府帮扶下,董桃花家顺利脱贫。“桃花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还是想找份工作,既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又不影响接送孩子。”杨桂将董桃花的需求一直牢记在心。
今年4月,得知青阳县助残义工协会公益食堂招人,杨桂立即与协会联系。在杨桂的帮扶下,董桃花获得一份工作,不仅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还能有时间接送孩子。
自从担任新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杨桂始终将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
去年夏天,持续高温、干旱少雨。位于新中村青龙山上的李村组因地势较高,面临蓄水池见底、群众用不上水的困境。杨桂组织人员定时定量将水送到村民家中。“一个女同志,除了每天‘白加黑’寻找水源,还要肩挑背扛去送水,真不容易,我们挺感动的。”村民窦道钢感慨道。
做产业发展的“铺路人”
5月9日中午,杨桂头戴一顶大草帽,提起帆布包,带上一杯茶就来到了塞翁家庭农场。“这样的装扮是杨书记的夏季标配,她每天要在村里来来回回很多次。”新中村妇联主席吴敏敏说。
“塞翁家庭农场是我们探索建立集中连片的‘生产第一车间’,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的新经营模式,现在发展越来越好。”杨桂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塞翁家庭农场于2014年建成,主要种植车厘子、火龙果等,上半年还套种西瓜。说起农场的发展,负责人刘家青表示:“多亏了村里帮我们修好连接主干道的路,方便了游客进来采摘,也便于水果运出销售,现在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农场发展前景很好,我们还准备将农场面积扩大到80亩,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新中村富起来,杨桂主动当好产业“铺路人”。
新中村青龙山生态环境优越,符合无公害种植要求,有种植香榧的独特优势。2014年,村集体自筹20万元,再通过招商引资将青龙山闲置山场、林地整体流转给返乡创业个体户徐胜利,以“村企”合作方式发展香榧种植。“这个种植基地带动了20多名村民就业。十年后可实现每亩收益5000元以上,以远期规划1000亩香榧基地为例,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杨桂说。
做乡风文明的“带头人”
“你家里不要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兑洗衣粉、肥皂等生活用品,不要乱扔,影响环境卫生。”在新中村爱心超市门口,杨桂正和村民韩香枝老人聊天。2020年,新中村办起了全镇第一家爱心超市,杨桂和一些爱心人士出资购买生活用品,村民们可用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赚取积分兑换。“捡来的垃圾也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大家积极性很高。这样村庄越来越干净,村民也越来越文明了。”村民韩香枝乐呵呵地说。
为改变村容村貌,杨桂倡导全村大力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鼓励家庭在房前屋后种花栽树;为树立文明新风,新中村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和创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为丰富广大妇女生活,杨桂引导姐妹们自力更生、创业就业,并成立了妇女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
“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感觉村民就像我的亲人。”杨桂动情地说,以后,她仍将以高度的事业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每一项工作,用真情温暖民心、用真诚赢得信任、用实干书写担当。
青阳县蓉城镇新中村现有村民4086人。说起杨桂,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就是村里所有人的‘娘家人’,有困难就找她,准没错。”
杨桂是新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今年是她在村里工作的第23个年头。她恪尽职守,把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准则,先后荣获全县“双好双强型”村党组织书记、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池州市最美战疫巾帼奋斗者、安徽省“三八红旗手”和“安徽省皖美村支书”等称号。
做乡里乡亲的“贴心人”
新中村村民董桃花一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非常艰辛,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20年,在政府帮扶下,董桃花家顺利脱贫。“桃花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还是想找份工作,既能赚点钱补贴家用,又不影响接送孩子。”杨桂将董桃花的需求一直牢记在心。
今年4月,得知青阳县助残义工协会公益食堂招人,杨桂立即与协会联系。在杨桂的帮扶下,董桃花获得一份工作,不仅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还能有时间接送孩子。
自从担任新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以来,杨桂始终将村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只要谁家有困难,她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帮助。
去年夏天,持续高温、干旱少雨。位于新中村青龙山上的李村组因地势较高,面临蓄水池见底、群众用不上水的困境。杨桂组织人员定时定量将水送到村民家中。“一个女同志,除了每天‘白加黑’寻找水源,还要肩挑背扛去送水,真不容易,我们挺感动的。”村民窦道钢感慨道。
做产业发展的“铺路人”
5月9日中午,杨桂头戴一顶大草帽,提起帆布包,带上一杯茶就来到了塞翁家庭农场。“这样的装扮是杨书记的夏季标配,她每天要在村里来来回回很多次。”新中村妇联主席吴敏敏说。
“塞翁家庭农场是我们探索建立集中连片的‘生产第一车间’,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生产的新经营模式,现在发展越来越好。”杨桂高兴地向记者介绍。
塞翁家庭农场于2014年建成,主要种植车厘子、火龙果等,上半年还套种西瓜。说起农场的发展,负责人刘家青表示:“多亏了村里帮我们修好连接主干道的路,方便了游客进来采摘,也便于水果运出销售,现在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农场发展前景很好,我们还准备将农场面积扩大到80亩,带动周边村民一起致富。”
为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新中村富起来,杨桂主动当好产业“铺路人”。
新中村青龙山生态环境优越,符合无公害种植要求,有种植香榧的独特优势。2014年,村集体自筹20万元,再通过招商引资将青龙山闲置山场、林地整体流转给返乡创业个体户徐胜利,以“村企”合作方式发展香榧种植。“这个种植基地带动了20多名村民就业。十年后可实现每亩收益5000元以上,以远期规划1000亩香榧基地为例,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0万元以上。”杨桂说。
做乡风文明的“带头人”
“你家里不要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兑洗衣粉、肥皂等生活用品,不要乱扔,影响环境卫生。”在新中村爱心超市门口,杨桂正和村民韩香枝老人聊天。2020年,新中村办起了全镇第一家爱心超市,杨桂和一些爱心人士出资购买生活用品,村民们可用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赚取积分兑换。“捡来的垃圾也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大家积极性很高。这样村庄越来越干净,村民也越来越文明了。”村民韩香枝乐呵呵地说。
为改变村容村貌,杨桂倡导全村大力开展“美丽家园”创建活动,鼓励家庭在房前屋后种花栽树;为树立文明新风,新中村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和创建“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为丰富广大妇女生活,杨桂引导姐妹们自力更生、创业就业,并成立了妇女志愿者队伍,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志愿服务。
“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感觉村民就像我的亲人。”杨桂动情地说,以后,她仍将以高度的事业心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每一项工作,用真情温暖民心、用真诚赢得信任、用实干书写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