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7日
水稻减“肥”农民增收
□记者许倩琪
5月29日,东至县龙泉镇古楼村施肥示范田里热闹非凡。两台带有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机手将肥料装进机箱,再把秧苗有序摆放好,然后开动机器,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来回插秧的同时也施下了肥料。这是该镇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观摩会的现场,数十名来自各村的种植大户在一旁认真观看。
“在插秧的同时,带侧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可以将肥料定量施用于位于水稻一侧的土壤中,从而实现水稻施肥的精确定量、靶向施用,是值得推广的技术!”龙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特派员刘峰向种植大户们讲解道。
先进施肥技术,让种植大户们赞叹不已。“以往水稻种植插秧前要先施基肥,收获前还要施两次肥,用肥用工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龙泉镇古楼村伯逸家庭农场负责人汪伯逸告诉记者,今年,他家农场采用机械侧深施肥的面积有600多亩,减少了人工作业次数和化肥使用量,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今每亩稻田能够节约成本约50元、增产约100斤,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确实很好!”汪伯逸竖起了大拇指。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吴新德介绍,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集新型农机、专用肥料、配套农艺于一体,可以实现插秧或直播同步施肥,相比传统施肥,不仅减少了用工量,节约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避免肥料过量投入造成环境污染。
“接下来,各县区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指导,并遴选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植基地,以大户带小户,扩大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吴新德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全市水稻机械侧深施肥面积能达到8万亩。
5月29日,东至县龙泉镇古楼村施肥示范田里热闹非凡。两台带有水稻侧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在田间穿梭,机手将肥料装进机箱,再把秧苗有序摆放好,然后开动机器,满载秧苗的插秧机在来回插秧的同时也施下了肥料。这是该镇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观摩会的现场,数十名来自各村的种植大户在一旁认真观看。
“在插秧的同时,带侧深施肥装置的插秧机可以将肥料定量施用于位于水稻一侧的土壤中,从而实现水稻施肥的精确定量、靶向施用,是值得推广的技术!”龙泉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特派员刘峰向种植大户们讲解道。
先进施肥技术,让种植大户们赞叹不已。“以往水稻种植插秧前要先施基肥,收获前还要施两次肥,用肥用工成本较高、劳动强度大。”龙泉镇古楼村伯逸家庭农场负责人汪伯逸告诉记者,今年,他家农场采用机械侧深施肥的面积有600多亩,减少了人工作业次数和化肥使用量,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今每亩稻田能够节约成本约50元、增产约100斤,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确实很好!”汪伯逸竖起了大拇指。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吴新德介绍,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集新型农机、专用肥料、配套农艺于一体,可以实现插秧或直播同步施肥,相比传统施肥,不仅减少了用工量,节约了劳动成本,还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避免肥料过量投入造成环境污染。
“接下来,各县区将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指导,并遴选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植基地,以大户带小户,扩大水稻机械侧深施肥技术应用面积。”吴新德告诉记者。预计,今年全市水稻机械侧深施肥面积能达到8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