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07日
600亩李子迎丰收 乡村振兴有“李”量
□通讯员金紫微江雪飞
初夏时节,桃红李脆。时值李子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石台县横渡镇河西村“十里花果长廊”,环山望去,漫山遍野的李树郁郁葱葱,一串串圆润饱满、酸甜可口的李子压弯了枝头,煞是喜人。果农和游客穿梭在李子林间采收成熟的果子,现场一片丰收的景象。
横渡镇河西村位于秋浦河源头鸿凌河畔,山多地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特别是土壤富硒,非常适宜李子生长,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保障了生态硒李的良好品质。河西“十里花果长廊”的果农施农家肥、不打农药、自然授粉、不添加催熟剂,因为富含硒等很多营养成分,造就了生态硒李的独特口感。
果农汤玉娇正将摘下来的李子放进系在腰间的竹篓里,积满一箩筐后提到市场上去销售。她高兴地说:“今年收成比往年好,李子个头大,口感又脆又甜。我家种了100多棵李子树,有近万斤的收成。”阳光下,汤玉娇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李子,虽然顶着烈日干活,但她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
与汤玉娇不同,同村的杨静则是通过网上直播平台推销富硒李,通过直播的方式将硒李销往各地。杨静喜滋滋地说:“早上一会工夫,我已经在网上卖了100多斤,消费者都给出了好评,还有不少是续单的回头客。”硒李甜酸可口、肉质饱满、甜脆多汁,一口咬下去,清香果汁四溢,吃得过瘾又放心,深受消费者喜爱。
早在1987年,横渡镇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和依山伴水生态特色,在河西村成片发展桃、李、梨、杏等经果,并在2006年成立了经果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大量栽植李子、桃子等生态经果林,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到800亩,丰年可盛产桃李30万斤,销售收入能达到80万元左右,一个个水果成了助农增收的“金果子”。尤其是近年来,横渡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乡村旅游要素,让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采用“农业+旅游”模式,培育出集生态观光游、休闲采摘游、民俗体验游、度假养生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以河西村为主,李子品种多达15种,种植面积超600亩,果园绵延长达数十里。这里春天桃李芬芳,夏天果压枝头,形成了一道“十里花果长廊”独特的风景线。
眼下,正是李子采摘好时节,看着缀满枝头、红黄交错的李子,河西村村委会副主任舒伟俊信心满满地说:“目前,准备将硒李推送到832平台售卖,同时欢迎消费者进园亲自采摘,推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提高硒李的知名度,帮助老百姓致富增收。”与此同时,在品种更新换代上将与安徽省农科院进行对接,争取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未来打造一个60亩示范种植基地,将河西村打造成都市居民览田园风光、睹乡村新貌、品农家特色的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村。
初夏时节,桃红李脆。时值李子成熟上市的季节,走进石台县横渡镇河西村“十里花果长廊”,环山望去,漫山遍野的李树郁郁葱葱,一串串圆润饱满、酸甜可口的李子压弯了枝头,煞是喜人。果农和游客穿梭在李子林间采收成熟的果子,现场一片丰收的景象。
横渡镇河西村位于秋浦河源头鸿凌河畔,山多地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光、热、水等条件优越,特别是土壤富硒,非常适宜李子生长,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保障了生态硒李的良好品质。河西“十里花果长廊”的果农施农家肥、不打农药、自然授粉、不添加催熟剂,因为富含硒等很多营养成分,造就了生态硒李的独特口感。
果农汤玉娇正将摘下来的李子放进系在腰间的竹篓里,积满一箩筐后提到市场上去销售。她高兴地说:“今年收成比往年好,李子个头大,口感又脆又甜。我家种了100多棵李子树,有近万斤的收成。”阳光下,汤玉娇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李子,虽然顶着烈日干活,但她脸上一直挂着灿烂的笑容。
与汤玉娇不同,同村的杨静则是通过网上直播平台推销富硒李,通过直播的方式将硒李销往各地。杨静喜滋滋地说:“早上一会工夫,我已经在网上卖了100多斤,消费者都给出了好评,还有不少是续单的回头客。”硒李甜酸可口、肉质饱满、甜脆多汁,一口咬下去,清香果汁四溢,吃得过瘾又放心,深受消费者喜爱。
早在1987年,横渡镇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和依山伴水生态特色,在河西村成片发展桃、李、梨、杏等经果,并在2006年成立了经果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大量栽植李子、桃子等生态经果林,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到800亩,丰年可盛产桃李30万斤,销售收入能达到80万元左右,一个个水果成了助农增收的“金果子”。尤其是近年来,横渡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乡村旅游要素,让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采用“农业+旅游”模式,培育出集生态观光游、休闲采摘游、民俗体验游、度假养生游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以河西村为主,李子品种多达15种,种植面积超600亩,果园绵延长达数十里。这里春天桃李芬芳,夏天果压枝头,形成了一道“十里花果长廊”独特的风景线。
眼下,正是李子采摘好时节,看着缀满枝头、红黄交错的李子,河西村村委会副主任舒伟俊信心满满地说:“目前,准备将硒李推送到832平台售卖,同时欢迎消费者进园亲自采摘,推动‘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提高硒李的知名度,帮助老百姓致富增收。”与此同时,在品种更新换代上将与安徽省农科院进行对接,争取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未来打造一个60亩示范种植基地,将河西村打造成都市居民览田园风光、睹乡村新貌、品农家特色的长三角乡村振兴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