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5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6日
释放绿色低碳技术产业红利
□魏琪嘉
  
  在日前举办的2023年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第二届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论坛”上,与会人士就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之一,是衡量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在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践中,用好绿色低碳技术,拓展技术应用场景,加快技术迭代,对于促进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推动产业节能降碳的关键途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节能技术孕育新突破,在技术产业化赛道上挖掘潜力,推动技术红利转变为发展红利,将为实现技术、产业“双升级”打下扎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是技术运用载体、场景积累总结、经营主体应用三者紧密联系的最终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独特作用,把握这三个重点,有助于为构建清晰的产业化路径提供正确导引,实现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概括起来,就是在推进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具体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场景,通过政策、市场等全方位的引导支持,鼓励更多的经营主体主动运用节能低碳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的产业生态环境。
  传统产业是绿色低碳技术使用的主要载体。脱离了服务传统产业这个导向,节能技术就缺少了可持续迭代的牢固基础。我国传统产业量大面广,经过多年工业化发展的积累和锤炼,形成了门类强、韧性足、潜力大的发展优势。在传统产业提升改造的过程中,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既能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同时也为技术本身的迭代升级找到了难得的载体。可以说,绿色低碳技术实现产业化,特别是在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产生的将是技术、产业良性互动的积极成效。超大规模的产业以及其中蕴含的巨大技术需求,必将为绿色低碳技术稳健发展提供充足的准备。
  场景积累总结是技术加速实现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技术应用不是一概而论的,相关支持举措也是根据不同场景而定。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传统产业的低碳发展,对技术实现路径也存在差异化需求。有效满足这一需要,要求积累充足的应用场景,依据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运转的特点去总结绿色低碳技术的应用场景、使用效率、堵点难点等。这些内容,是持续推进技术产业化的“第一手资料”,关系下一步技术转化的方向在什么地方,技术转化的二级路径应该如何细化。更重要的是,场景积累的过程也是培育需求的过程。从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经验看,现阶段缺乏的不是技术供给,实实在在的需求才是影响技术产业化“走多远”的重要决定变量。
  经营主体主动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则是技术产业化过程的“最后一公里”。经营主体自发自愿推进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对技术产业化速度起到的是倍增作用。引导经营主体把先进的节能技术应用于具体的生产流程中,要有明确具体的激励机制。构建这一激励机制,要发挥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的作用。在技术研发的前期,构建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入金融资源加以支持;在技术推广应用的中期,注重在利益分享机制方面形成可操作的办法,鼓励技术研发主体、市场应用主体进行合作。同时,探索在税收、信贷等方面出台更多的精细化支持举措,鼓励经营主体运用绿色低碳技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广行业内典型经验和做法,提升示范影响力。
  加速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要把技术研发升级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示范应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各类企业在技术产业化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当然,技术产业化要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顺应发展规律,避免“千企一面”“千篇一律”,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实力、发展阶段积极稳妥推广节能技术,进行路径选择,把握应用节奏,让技术红利实实在在成为助推企业发展的动力,为技术产业化提供稳定、持久的微观主体保障。
  来源:《经济日报》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