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1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19日
集聚主导产业项目154个、规划产能42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达112家——
江南集中区:兴“新产业”强“新动能”

   
  图为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管委会。记者吴骏摄

  □记者鲍勇
  今年一季度,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生产总值7.12亿元、同比增长14.4%。前4月,该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48.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6%。这一系列亮眼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全面树立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坚持以产业突破带动全局发展的重大举措。
  招大引强强劲“新动能”
  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源头活水。
  按照全市“项目年”活动及“晒目标、抓落实”工作部署,集中区结合实际,坚持领导带头,突出全员招商,整合设立6支招商小分队,将管委会23个内设部门划分为A、B、C、D四类招商责任主体,并成立招大引强落地、项目推进建设和项目谋划保障3个专班,全力以赴招大引强。1-4月,全区上报新引进省外亿元项目15个、实现到位资金54.9亿元。其中,总投资50亿元项目1个,为星河动力液体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为翊宏高精密电子连接器项目。“二季度,我区重点推进10亿元以上在谈项目,争取再签约落地10亿元以上项目2个以上、50亿元和100亿元项目各1个。今后,将继续抓实招商举措,创新招商方式,切实加强与商会、协会、产业联盟、知名校友会等平台的交流,深挖招商资源;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园区的对接合作,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质重大项目。”集中区管委会四级调研员许友信透露,去年底,集中区新材料、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突破100亿元,产业集聚度提升至65%以上。截至目前,该区已集聚主导产业项目154个、规划产能42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已达112家。近期还有在谈项目40多个、总投资40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储备充足。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推进项目建设的力度事关园区发展的速度。
  为提速项目建设,集中区用足用活差别化扶持政策,对重大产业投资项目、高层次人才科创团队实行“一事一议”,并持续推动重大项目高规格调度,全力推动项目快签约、快开工、快投产、早达效。
  安徽康采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专业生产一次性医疗灭菌包装的企业。落户之初在标准化厂房从事生产,经过几年快速发展,该公司于2021年9月在集中区拿地58亩,扩规自建单独供地厂区。
  “在管委会高效帮扶下,我们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建成生产厂房36000平方米、洁净车间28000平方米、十万级净化洁净标准认证车间6500平方米。”据该公司副总经理赵彬透露,新厂区投用后,企业生产规模扩大了近3倍。
  除康采恩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外,集中区快速推进的项目还有很多。中建材飞渡航天科技有限公司2022年2月规划新厂区建设,一年时间内,一期全部建成投产;安徽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产业化生产基地2022年7月开建,现一期整箭及发动机试验厂房、发动机及整箭总装厂房已建成投用,首枚“智神星”液体火箭已于5月17日整装下线;安徽加多利铝业科技有限公司在8个月内建成一期项目并顺利投产······
  真金白银助企“当龙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集中区高度注重优质龙头企业对整个产业的牵引拉动效应,以产业系统思维厘清思路、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绘制建群强链行动指南,成立三大主导产业服务小组,重点围绕产业龙头项目补链、延链、强链;修订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创新开展“园区贷”、基金直投、跟投项目等融资方式,以“真金白银”支持项目落户和企业发展。
  从事新能源汽配和光伏储能设备生产的池州创裕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是该区第一批“园区贷”的受益者。“在得知我们有扩规意向后,管委会考虑我们资金紧张的实际,在没有任何抵押物的情况下批给我们‘园区贷’,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该公司副总经理檀劲松被集中区倾心培育企业发展的魄力折服,他说,得益于集中区的扶持,企业不仅新建了厂区,还升级了设备。4月中旬,新厂区正式投用,目前订单饱和,预计今年产值可达3.5亿元。
  记者从集中区产业发展部获悉,今年该区将继续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引育工程,加大五种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力度,确保全年新增“五上”企业33家以上;并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安安、文香、星河动力、中建材飞渡、普洛兰等龙头企业加速开展上市准备工作。
  靠前服务为企“优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看政府能为企业做多少。
  为提升涉企服务效能,集中区组建22个帮扶包保工作小组,对园区所有工业企业、重点项目和服务业实行片区网格化包保,常态化开展包保走访,落实企业诉求闭环办理机制。同时,创新监管方式,执行“企业宁静日”制度,减少去企业现场检查、调研、考察等活动频次,让企业全身心投入生产经营。此外,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问题解决机制,通过“梳理问题、分类研究、制定方案、集中解决”四个环节,高效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
  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区已累计为园区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生活配套等问题570余个,对接融资需求5.07亿元,帮助企业招工500余人。
  “今年,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审批材料缩减26%,审批环节减少17.8%,审批时限平均压缩了1.9个工作日。”该区营商办负责人章正春在接受采访说,今后该区将进一步树牢“红灯给自己,绿灯给企业”的靠前服务理念,在做好“政策找企业”“局长走流程”“服务进园区”等规定自选动作的同时,进一步推深做实企业帮扶包保、全程代办、企业诉求“一口办”等特色服务,确保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破浪前行风帆劲,奋楫争先启新程。集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柯春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坚定产业强区首位战略,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三大主导产业招新引优、招大引强,力争在招引50亿元和100亿元重大产业项目上取得新进展;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并举,在主攻专精特新、行业龙头和“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入符合安全、环保、能耗要求且有税收贡献的主导产业关联配套项目。同时,继续深化“一改两为”,全力提升营商环境,打造投资兴业福地,以更高站位、更强定力、更优作风抓经济、促发展,不断开辟产业强区新境界。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