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6月27日
“小果子”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盛夏时节,在东至县张溪镇葛仙铺村220亩黄桃基地里,沉甸甸的黄桃缀满枝头,前来体验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工人们将采摘下来的黄桃搬运至加工车间,分拣、打包、装箱。
与之不到2公里的兰田村长岭岗山坡上,成片的蓝莓树枝粗叶绿,一串串蓝莓果挂满枝头,一阵阵果香清新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近年来,张溪镇充分利用山坡荒地,大力发展黄桃、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形成“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葛仙铺村过去以水稻、油菜等种植为主,村级集体经济并不富裕,村民多半外出务工。如何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葛仙铺村“两委”一班人决定利用洼家荒林地发展种植业。赴砀山、六郎等地考察特色产业归来后,村党总支书记欧阳全红深感黄桃种植市场前景好,“经过检测,发现洼家荒林地土壤适合种黄桃,于是,就决定借助黄桃种植打造‘一村一品’。”
说干就干,成立葛仙铺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筹集资金、精选品种、栽种黄桃……2020年6月成功挂果。“去年黄桃销售额达7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及用工带动21户农户户均增收3000余元,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今年预计销售额突破1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将突破15万元。”欧阳全红介绍道。
兴旺的产业像火种一样,迅速在邻村“燃”起。从葛仙铺村黄桃基地出发,驶过蜿蜒的乡村观光路,不足10分钟就到达兰田村的长岭岗山坡,占地70亩的蓝莓园跃入眼帘。在天津打拼十年后,2019年底,杨莉青辞职回到家乡。2021年担任村党总支书记后,她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资75万元将一片荒山改造成蓝莓园,种上“天后”和“莱克西”两种精品蓝莓,去年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达10万元。
今年蓝莓成熟季,许多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的乐趣。来自东至县城的方红女士摘下一颗“莱克西”,尝上一口直点头:“这味道好!”她身边7岁儿子更是直呼:“好吃!”方红忍不住拍照发个朋友圈,不到一分钟,就有好几个朋友让她代购。
“蓝莓树栽种5年后才能达到丰产期,届时,每株树能结果子10斤,按目前单价50元/斤计算,一株的年收入就是500元。”看着眼前8400多株蓝莓,杨莉青对未来村集体经济收入充满憧憬。据介绍,该基地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多种方式,不仅增加了村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了3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小果子”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如今的张溪镇,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蓝图正徐徐展开。该镇党委书记桂玮表示,今后将紧紧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走好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以产业兴旺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