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7月27日
携手园区、完善配套、互补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香隅镇:绘就产业兴旺和美画卷

  东至经开区全景鸟瞰图
  车行至“八百里皖江南岸第一镇”——东至县香隅镇,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全长811米、双向4车道的G530公路与东至经开区东二环路完美“牵手”画面。
  近年来,香隅镇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强化集镇功能、促进产业互补,服务东至经开区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和美画卷。
  □记者 石泽丰/文 吴骏/图
  “当好服务园区‘贴心管家’”
  东至经开区坐落于香隅镇境内,是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
  在17年的发展历程中,园区、镇“双向奔赴”,推动产业从无到有,以新材料和医药为代表的主导产业加速成长。
  如今园区工业入驻企业65家,投产企业46家,均为规上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5家、战略性新兴企业18家、专精特新企业13家。东至经开区先后成功获批省级化学原料药基地和省级精细化工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如何帮助园区乘势而上、巩固良好发展势头?“我们从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手,强化要素保障,当好服务园区的‘贴心管家’。”香隅镇党委副书记陈玉彬说。东至县G530香隅段改线工程就是一项具体举措。
  路面很窄且坑洼不平,车辆稍微一多就堵车。以前,在东至经开区东二环路与原G327国道交叉路口,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而现在,道路宽阔、车流顺畅,人车各行其道,有序通行。G530香隅段改线工程贯通的意义还在于,过境车辆直接由快速公路通过,无需经过镇主干道,这不仅解决了人们出行安全问题,也实现了园区封闭式管理,让企业放心安全发展。
  保障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方面——香隅镇先后完成了危化品停车场、特勤站、东一环、利安德等项目征地776余亩,为项目发展留足空间;
  提升园区内外发展环境方面——香隅镇完成东二环合阜段道路绿化整治工程和镇区环境综合提升工程园区段路面改造提升工程,极大提升园区内外环境面貌。
  “香隅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好,我们投资的信心也越来越足。”陈方在东至经开区经营一家企业,看到香隅镇在服务园区和企业发展上频出实招,他决定在该镇的同心村投资2.2亿元成立安徽远洋包装容器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化工产品包装容器,让公司的产业在园区内外“开花结果”。
  看上香隅、投资香隅,像陈方一样,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把企业安家香隅、落户东至经开区。今年1月至5月,东至经开区累计引进省外亿元以上现代化工新材料产业项目8个,实现到位资金26.01亿元。
  “企业缺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化工产品对包装有着一定的标准和要求。据不完全统计,东至经开区内化工企业每年所需化工包装桶至少400余万只,它们是产品得以顺利外销的“通行证”。
  “以前,这些包装桶均从江苏等地购入,外地购入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且运输稍有迟缓,就影响化工企业产品出口。”2021年4月发生的一件烦心事,让陈方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那天,在距离东至经开区500余公里外的上海港,陈方公司160桶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产品原本搭载一艘货轮销往欧洲。然而,因为产品包装桶没有及时送到,货物不仅没有按时出口,公司还要支付物流公司3万多元“放空费”。
  为解决此类问题,香隅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围绕园区企业所需,重点向包装、新型建筑材料、物流等化工配套产业及特色农业、农旅融合等产业招商方向发力。陈方投资成立安徽远洋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案例。6月13日,记者在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标准化厂房建设完毕,生产设备在进行最后调试,即将投入生产。“正式投产后,我们可年生产600万只化工包装容器具。”陈方说。
  配套产业“开花结果”不仅满足了园区化工企业发展需求,还能给香隅镇带来更多的税收。仅安徽远洋包装容器有限公司,年税收上缴就达2000万元。
  目前,香隅镇正在积极谋划建设香隅非化配套产业园,形成以化学品包装及化工设备零部件加工制造产业等为主,与园区主导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陈玉彬表示:“园区企业缺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在协同互补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前5个月,香隅镇累计引进省外亿元以上项目2个,实现到位资金2450万元。
  随着区镇企业的发展壮大,数以万计的员工随企业进入园区,给园区周边的消费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集镇上,商品零售、五金批发、餐饮服务、物流快递……道路两侧的店铺渐渐多了起来。曾经人员、商家稀少的香隅镇二环路,如今商铺全都实现了满租。韩桂安在香隅镇经营一家建材店,他说:“现在合作的企业有10余家,店里每年90%的营业额都是来自园区的订单。”
  “助力乡村振兴,为民生福祉‘加码’”
  从香隅下高速,向左行驶300余米,便是香隅镇香隅村乡村振兴创业园。盛夏时节,荷花竞相开放;温控大棚里,瓜果飘香。一侧的“三号堰”河水清浅,休闲广场、长廊、凉亭等分布堤岸两边。
  香隅村党支部书记速全胜喜欢用“龙须沟”来比喻“三号堰”过去的状况。“以前,河里很多生活垃圾、污染严重,加之年久失修、淤泥堆积,河床逐渐抬高,河道变窄,‘三号堰’成了村里的卫生死角和养鸡养鸭的臭水沟。”他感叹,通过农村水污染防治项目的实施,昔日露天的垃圾场变成了靓丽的休闲公园,成了集镇和周边群众喜爱的“打卡地”。
  每当天气晴好、夜幕降临或逢周末、节假日,集镇上的群众和园区企业的员工就会陆续到来,有的到公园里漫步,有的在果园里采摘水果,放松身心,享受着快乐时光。
  员工能安心在园区工作,看中的不仅是高工资,还需要有休闲娱乐的“天地”。距离园区不足两公里的香隅镇香隅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率先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把“三号堰”改造成水上乐园后,又围绕园区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持续建设众创空间、垂钓园、香荷莲园等产业项目,把农家乐、农耕体验园、儿童乐园、田园观光步道、生态养殖、野营烧烤等项目搬了进来,以产镇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从一村,观全域。近年来,香隅镇以推进美好集镇建设为目标,以整治环境“脏乱差”为抓手,在不断提升宜居环境、推进香隅市民公园建设的同时,加强“村企联姻”,通过村企共建发展休闲农业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全镇18个村(居)主动与园区企业结对子,大力发展太空莲、白茶、经果林、中药材等特色现代农业,打造出了一个具有生态休闲养生、山水田园风情的乡村特色产业示范带。
  “展望未来,我们将坚持以服务园区发展为中心不动摇,着力壮大镇域经济、提升集镇面貌、推进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按照经济发达镇标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推动产城联动高质量发展。”香隅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南杰表示。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