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2日
家有宝宝将入园
随着新学年临近,许多3岁左右的宝宝即将步入幼儿园,家长们也为宝宝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而担忧。如何正确面对宝宝入园问题,做好入园前的必要准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注意自己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孩子两三岁进入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是必然经历,家长大可不必忧虑不安。倘若孩子从家长言谈中感知上幼儿园是一件让人担忧的事,孩子也会畏缩。所以,家长不要把孩子入园看成天大的事,更不要把孩子离不开家人、不会自己吃饭、可能会哭闹的担忧挂在嘴边,要充分信任幼儿园老师,她们都经过专业培训,有多年工作经验,会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培养孩子对幼儿园的向往之情。入园前,家长应多向孩子描述幼儿园的有趣之处:有很多玩具,有许多小伙伴,老师会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做游戏……总之,要让宝宝认识到幼儿园是个美好的地方。在幼儿园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带孩子到幼儿园看看,玩玩大型玩具,看小朋友们游戏,提前熟悉幼儿园环境,入园时就不会感到陌生了。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从小由家人照顾,孩子的一个脸色、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声啼哭,大人都心领神会。殊不知,大人的周到呵护剥夺了孩子的语言表达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善于用语言表达需求,从而导致语言发育迟缓。所以,在家庭生活中,家长不要急于满足孩子的需求,要给他们表达的机会,并教会孩子表达需要和表示请求的常用语言。在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照顾许多孩子,不可能关注到每个孩子的神情,只有孩子自己表达了,老师才能及时满足。此外,一个善于用语言表达诉求的孩子,也更容易赢得小伙伴们的青睐。
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入园前,家长们最担心的问题不外乎孩子不会自己吃饭怎么办?大小便不会自理怎么办?不会穿脱衣服怎么办?其实,只要家庭教育得当,这些问题完全可以迎刃而解。但许多家长习惯于大包大揽,孩子鲜有动手的机会,以致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甚至由小时候的“想干不给干”到大了“让干不愿干”。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做父母的最好只有一只手。当然,如果孩子的确自理能力差,吃饭、穿衣、如厕等都有困难,幼儿园老师自会及时给予帮助。此外,家长还应提前将孩子的生物钟调至与幼儿园作息一致,如一日三餐、中饭后午睡半小时等。
培养孩子与小伙伴合群的性格。一些孩子常年由特定成人照料,很少外出玩耍或串门;一些家长或因怕孩子受同伴欺负,或因担心孩子摔着、碰着、弄脏衣服,从而不让孩子与小伙伴玩耍,甚至很少带孩子出门。这种方式养育的孩子一般都很怕生,刚到幼儿园时表现得特别不合群。孩子天生都是喜欢群体生活和户外玩耍的,家长一定要敞开家门让孩子走出去,也要邀请小伙伴到家里来玩,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
只要家长在孩子入园前适当做些功课,相信孩子都能很快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且喜欢上老师同学,爱上幼儿园这个温暖的集体。
(池州市幼儿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