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8月26日
“金牌”月嫂周海燕:把爱好做成事业
□记者 汪玉
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85后”,如今已拥有母婴护理师证、育婴师证等证书,成了“金牌”月嫂,月薪过万,她叫周海燕。从业以来,她先后服务了40余个家庭,这份高薪职业她是如何“炼”成的呢?近日记者对周海燕进行了采访。
利落的马尾辫,质朴的棉T恤、憨厚的笑容,很多人初见周海燕时,可能不会将她和持有多个证书的高薪月嫂画上等号。毕竟之前,周海燕开过小超市,也做过服装销售员,只是收入都不太稳定。
2019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让周海燕接触到池州市星火职业培训学校的母婴护理师和育婴师培训课程。“因为自己天生就很喜欢小宝宝,而且听说这行收入也不错。”周海燕坦言,通过培训发现,原来看起来普通而且琐碎的照顾宝妈坐月子和带宝宝的工作,竟是一门“大学问”。
浓烈的学习兴趣,让周海燕很快就通过了职业技能考试,迎来她的第一次“上户”,到客户家提供上门服务。
做月子餐、和宝妈互动交流,都难不倒做过销售的周海燕。她最大的挑战是读懂“婴语”。短短26天的时间里,周海燕边做边思考,记录着婴儿每一次啼哭的声音特点,甚至将宝宝喝奶、换尿不湿等需求的时间,都记录在册,寻找规律。而在月子里详细记录新生儿的需求特点,也成为周海燕日后工作中的习惯。“当时我下户的时候,宝妈就对我很满意,后来还给我介绍客户呢。”客户的认可让周海燕坚信,只要工作认真细心,自己肯定能做好月嫂这份工作。
8月22日下午,在周海燕的引导下,记者走进周海燕正在上户的主城区铜冠花园小区陈女士家,屋内一片安宁。“有周姐在身边,我们都很安心。”陈女士开门见山地同记者分享了自己对周海燕的依赖。
周海燕边招呼记者,边钻进厨房忙碌起来。“每天有‘三餐两点’,下午让宝妈吃甜一些的粗粮点心,既可以让她心情愉悦,也可以增强她的肠胃蠕动。”周海燕麻利地打开燃气灶,两个灶头齐开火,一边煮着红豆酒酿,一边煎着手工制作的南瓜饼。
说话间,周海燕端出点心和汤羹,叮嘱着陈女士趁热吃,顺手抱起宝宝做起互动游戏。“揉揉小肚子,宝宝吃得舒服睡得香……”周海燕轻柔有序地抚摸着婴儿,还时不时与宝宝交流,用娴熟的动作轻轻地给婴儿翻身,一个简单的婴儿抚触竟用了十几道工序。周海燕告诉记者,白天只要宝宝精神不错,并且不是饱腹之后,都要尽可能地与他互动,除了做操,还可以带宝宝认黑白卡,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新生儿的脸说变就变,不一会儿,怀里的宝宝哭了起来。“这样的哭声是宝宝不舒服,该换尿不湿了。”周海燕看一眼时间,手摸尿不湿后迅速做出判断。她向记者介绍,其实新生儿很聪明,懂得用哭声来表达需求,只要读懂“婴语”就能找到应对方法。
“读懂哭声,是新生儿护理的关键,也能让宝妈和月嫂保证自己夜间的睡眠时间。”周海燕说,新生儿的最长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小时,月嫂要有与宝宝同步的睡眠生物钟,而在夜间如果不能迅速从新生儿哭声里的判断需求,不仅会影响新生儿和宝妈的休息,也会影响月嫂的工作效率。
月嫂集保姆、护士、厨师、早教老师于一身,高薪是用高超的技能和超出常人的辛苦换来的。从业5年来,客户零投诉的记录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周海燕成为“金牌”月嫂。“一路走来,回头看仿佛‘轻舟已过万重山’。”周海燕向记者诉说起这一行的苦与乐:一旦上户,至少有26个日夜投入工作中,兼顾不了自己家庭,也没办法陪伴孩子。而周海燕坚持走下去的理由,“其实就是自己的热爱和客户的认可,常常遇见客户把自己当家人一样关爱的温暖,让我充满感恩。”
关于未来,周海燕也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能通过加强学习,学会更多的技能,取得含金量更高的职业技能证书。“期待遇见更多的宝妈和可爱的宝贝们,见证和参与她们的月子生活,让她们觉得,只要有周姐在,一切都安心。”周海燕的眼里充满坚定和自信。
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85后”,如今已拥有母婴护理师证、育婴师证等证书,成了“金牌”月嫂,月薪过万,她叫周海燕。从业以来,她先后服务了40余个家庭,这份高薪职业她是如何“炼”成的呢?近日记者对周海燕进行了采访。
利落的马尾辫,质朴的棉T恤、憨厚的笑容,很多人初见周海燕时,可能不会将她和持有多个证书的高薪月嫂画上等号。毕竟之前,周海燕开过小超市,也做过服装销售员,只是收入都不太稳定。
2019年的一次偶然机会,让周海燕接触到池州市星火职业培训学校的母婴护理师和育婴师培训课程。“因为自己天生就很喜欢小宝宝,而且听说这行收入也不错。”周海燕坦言,通过培训发现,原来看起来普通而且琐碎的照顾宝妈坐月子和带宝宝的工作,竟是一门“大学问”。
浓烈的学习兴趣,让周海燕很快就通过了职业技能考试,迎来她的第一次“上户”,到客户家提供上门服务。
做月子餐、和宝妈互动交流,都难不倒做过销售的周海燕。她最大的挑战是读懂“婴语”。短短26天的时间里,周海燕边做边思考,记录着婴儿每一次啼哭的声音特点,甚至将宝宝喝奶、换尿不湿等需求的时间,都记录在册,寻找规律。而在月子里详细记录新生儿的需求特点,也成为周海燕日后工作中的习惯。“当时我下户的时候,宝妈就对我很满意,后来还给我介绍客户呢。”客户的认可让周海燕坚信,只要工作认真细心,自己肯定能做好月嫂这份工作。
8月22日下午,在周海燕的引导下,记者走进周海燕正在上户的主城区铜冠花园小区陈女士家,屋内一片安宁。“有周姐在身边,我们都很安心。”陈女士开门见山地同记者分享了自己对周海燕的依赖。
周海燕边招呼记者,边钻进厨房忙碌起来。“每天有‘三餐两点’,下午让宝妈吃甜一些的粗粮点心,既可以让她心情愉悦,也可以增强她的肠胃蠕动。”周海燕麻利地打开燃气灶,两个灶头齐开火,一边煮着红豆酒酿,一边煎着手工制作的南瓜饼。
说话间,周海燕端出点心和汤羹,叮嘱着陈女士趁热吃,顺手抱起宝宝做起互动游戏。“揉揉小肚子,宝宝吃得舒服睡得香……”周海燕轻柔有序地抚摸着婴儿,还时不时与宝宝交流,用娴熟的动作轻轻地给婴儿翻身,一个简单的婴儿抚触竟用了十几道工序。周海燕告诉记者,白天只要宝宝精神不错,并且不是饱腹之后,都要尽可能地与他互动,除了做操,还可以带宝宝认黑白卡,培养宝宝的专注力。
新生儿的脸说变就变,不一会儿,怀里的宝宝哭了起来。“这样的哭声是宝宝不舒服,该换尿不湿了。”周海燕看一眼时间,手摸尿不湿后迅速做出判断。她向记者介绍,其实新生儿很聪明,懂得用哭声来表达需求,只要读懂“婴语”就能找到应对方法。
“读懂哭声,是新生儿护理的关键,也能让宝妈和月嫂保证自己夜间的睡眠时间。”周海燕说,新生儿的最长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3个小时,月嫂要有与宝宝同步的睡眠生物钟,而在夜间如果不能迅速从新生儿哭声里的判断需求,不仅会影响新生儿和宝妈的休息,也会影响月嫂的工作效率。
月嫂集保姆、护士、厨师、早教老师于一身,高薪是用高超的技能和超出常人的辛苦换来的。从业5年来,客户零投诉的记录和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周海燕成为“金牌”月嫂。“一路走来,回头看仿佛‘轻舟已过万重山’。”周海燕向记者诉说起这一行的苦与乐:一旦上户,至少有26个日夜投入工作中,兼顾不了自己家庭,也没办法陪伴孩子。而周海燕坚持走下去的理由,“其实就是自己的热爱和客户的认可,常常遇见客户把自己当家人一样关爱的温暖,让我充满感恩。”
关于未来,周海燕也有自己的想法,她希望能通过加强学习,学会更多的技能,取得含金量更高的职业技能证书。“期待遇见更多的宝妈和可爱的宝贝们,见证和参与她们的月子生活,让她们觉得,只要有周姐在,一切都安心。”周海燕的眼里充满坚定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