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12日
“酸梅汤”火了,中医提醒这些人不宜多喝
  
  □记者汪玉
  近期,除了“酱香拿铁”,“酸梅汤”也登上社交平台热搜。连日来,市人民医院中医科1.86元一贴的“酸梅汤”被众多市民关注。
  9月7日,记者走进市人民医院药剂科煎药房,只见两排煎药机器火力全开,2名煎药师穿梭其间。储藏间里,一袋袋中药汤剂整齐地码放在冷藏柜里。记者发现,标注有“酸梅汤”字样的中药汤剂占据很大比例。
  “昨天一天熬了240袋‘酸梅汤’。”该院药剂科主管中药师吴卫兵说,和煎制其它中药一样,“酸梅汤”是根据中医科医生开具的处方,配药煎煮而成,用时2小时30分。
  “酸梅汤”,也称“乌梅汤”。该院熬制的这款“酸梅汤”,包含乌梅、山楂、陈皮、甘草等中药材。记者了解到,市民需到该院中医科开具处方,基础“酸梅汤”一贴1.86元,煎药费4.1元,可熬制出2袋原液,一袋平均价格3元左右,可刷医保卡支付。
  吴卫兵说,市民根据自己喜好服用时可以添加适量蜂蜜、桂花等调味,温服为佳。除了选择在煎药房熬制,市民也可通过购买调配好的中药饮片拿回家煎煮或做茶饮。
  当天,记者来到该院中医科,诊室门口坐满了等候的市民。“‘夏秋之交,不少市民上火、食欲不振、口干舌燥,‘酸梅汤’可以一定程度缓解这些症状。”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郑英杰介绍,“酸梅汤”是一种老少皆宜,四季都可以服用的健康饮品,也适合频繁熬夜、容易阴虚的群体。
  “酸梅汤”虽好,但也不能随便喝。“我们会根据不同个体情况,对处方内中药材进行增减,以达到最佳调理效果。”郑英杰提醒广大市民,脾胃虚寒、糖尿病、胃酸过多、有消化系统溃疡出血病史、近期有感冒发热症状的不建议饮用,孕妇慎用。另外,市民打开“酸梅汤”后需尽快喝掉,避免变质。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