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年09月22日
把“安全”装进百姓“菜篮子”
图为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所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农产品检测结果。
□记者 张敏 文/图
“‘阳光玫瑰’葡萄装袋3公斤带回实验室检测,预计一周后出检测结果。”9月13日,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所检测人员来到位于贵池区秋江街道的池州市嘉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其葡萄进行抽检。
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市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所开展今年第二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累计将抽检水果、蔬菜样品40余批次,对每批次样品将进行69种农药残留检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021年以来,根据国家、省统一部署,市农业农村局等7部门联合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
源头控制好 产品更绿色
13日下午,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市农科院、贵池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对贵池区殷汇镇农资经营部开展农资检查。“再过10天左右,我们就将迎来秋种季节。为保证农资安全,本次主要检查种子备案、农药台账、肥料相关证件等情况,督促农资经营主体合法合规经营。”贵池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副中队长徐朝林介绍。
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专项执法、联合执法检查399次,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企业(门店)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388家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1起。
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使用关乎农民利益,更关乎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源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市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原则,127名农业执法和农技推广人员对全市11家农药生产企业、363家农药经营单位、559个规模种植大户实行点对点包保服务,共制作933个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监管公示牌进行上墙公示,注明监管责任单位、监管责任人和主体责任人姓名及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严禁无证、超范围经营,建立完善的购销台账,向购买人科学推荐用药……为实现源头控制,我市不仅对农资经营主体提出上述要求,还对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明确了责任:要按照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进行生产,如实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者休药期的规定,不得超范围、超剂量使用农业投入品。
检测常态化 消费更放心
采样、编号登记、切片、加入检测试剂、放入比色皿……14日一大早,主城区翠柏路农贸市场检测员汪曦已经开启一天的工作——检测蔬菜农残。“市场开市之前,我要确定这些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是否超标,并将检测结果登记公示,让市民准确掌握农残检测结果信息。”汪曦介绍道,他每一步都不敢松懈,要确保老百姓从市场里买到的每一口菜都健康安全。
“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中,质量检测是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最后一道关卡。自2016年来,我市共建设完成119套乡镇快检系统,实现农药残留快检全覆盖,畜产品和水产品检测在重点乡镇全覆盖。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完成了定量检测1525批次、快速检测13180批次,总体合格率99%以上。
目前,我市建立了以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所为龙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骨干、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为基础、基地检测室为补充的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市本级、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等农产品检测机构均通过了“双认证”(CMA认证和CATL认证)。
在建立常态化检测的基础上,我市对食用农产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
今年2月7日,市农业农村局在对石台一家庭农场草莓进行质量检测时发现,抽取的样品检测项目中烯酰吗啉含量单项判定不合格。“我们立即将违法线索移交至石台县农业农村局,2月24日,石台县农业农村局就对当事人涉嫌销售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市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法规科科长何显兵介绍道,案件查实后,对当事人进行了相应的处罚。
通过预防与打击相结合的方式来保障农产品安全,让消费者心里更踏实。
亮证可追溯 质量更可靠
眼下,正是“阳光玫瑰”葡萄大量上市的季节。嘉乐生态农业的工人们正忙着打包、贴标、装运。
“农场葡萄每天约有7500斤运往北京,6500斤运往上海,批发价格从过去的10元/斤涨到15元/斤,这些都得益于‘承诺达标合格证’。”嘉乐生态农业总经理宋伍明高兴地说,自实施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以来,自家产品更容易进入大城市市场,流通起来更快。“这车葡萄,过去进入北京市场要现场取样抽检,一等就是两三个小时,现在扫一扫这个合格证就可以直接看到产品信息,省时省力。”
“亮证就代表承诺不使用禁用的农药、兽药及其他化合物且使用的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等。根据承诺达标合格证上的相关信息,可实现‘一品一码’追溯,有关部门可以实施更有效、更精准的监管。这些有利于对农产品生产者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常态化的倒逼机制。”何显兵介绍道。
“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企业产品生产、监管、检测等信息,如果出现问题可及时追溯,这让我们觉得很放心。”嘉乐生态农业的一位上海客户如是说。
近年来,我市着力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初一公里”的问题,将重点品种的生产主体全部纳入系统监管,积极推行承诺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今年以来,全市899家农业主体共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22329张、带证上市农产品达541吨,全市1374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国家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记者感言·
食品安全重于泰山,我们必须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涉及多个环节,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加强联动,常态化开展监测检查活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产品“出村进城”过程顺畅。
“亮证”行动是优化监管的创新举措。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的推行明确了主体责任,主体责任人自觉、主动办证就是对自己产品质量的底气和自信。希望敢于办证、乐于办证的生产经营主体越来越多,让老百姓的“菜篮子”拎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