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A2版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23日
扎根“快递进村”一线近十载,每天开车至少180公里,圆通快递员杨俊——
为群众幸福生活加“邮”

  □记者 潘欢欢

  一个人,一辆车,一天至少180公里。圆通快递员杨俊每天开车行驶在里山街道9个村蜿蜒的乡村公路上,送快递进村,带山货出山,见证了乡村的点滴变化。

  10月9日一大早,杨俊的货车车厢里堆满了摆放有序的包裹。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开车,生怕快件受损。“今天车上还有村民买的鸡苗呢,可得小心!”杨俊一边开车一边笑着说。

  今年43岁的杨俊是土生土长的贵池区里山街道双河村人。他每天要开车至少180公里,才能绕着里山街道9个村走一圈。最近的村约2公里,最远的超过50公里。

  2014年,国家启动“快递下乡”。杨俊抓住机遇,加盟了圆通快递,在贵池区棠溪镇、梅村镇、梅街镇设立了快递点。“当时一天的快件量才20多件,量上不去,每天都在亏钱。”

  “除了件数不多,各个村的快件还很分散,每个村就两三件,一个个村子送下来,往往要从中午跑到半夜。”回忆起当年的创业艰辛,杨俊记忆犹新。当时的通村公路路况不好,从最开始的摩托车,到后来的面包车,杨俊跑废了4辆车。

  就这样大约过了3年,杨俊的付出开始得到了回报:网点的快递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从每天20多件增加到200件、500件、1000件……村民们知道快递能送到村里了,纷纷学会了网购。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开始往家里寄各种商品和土特产,再也不用过年自己辛苦背回家。

  杨俊通过辛勤的经营与付出,改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方式,让他们通过网购和城里人一样有了丰富的产品。2021年,杨俊开始专注于里山街道的快递投送。现在每天都有很多村民期盼他的货车准时出现在村口。

  车刚在里山街道杨街村圆通快递点停稳,好几位村民立刻迎了上来。“你看,昨天网购的鸡苗,今天就送到村里了,每一只都好好的。要是没有快递送上门,我还得跑到市区去买呢!”村民查全华从杨俊手里接过一箱活蹦乱跳的鸡苗感叹道。“现在快递直接送进村、送到家,真好!”

  “除了大年三十休息一天,我每天都在投递快件的路上。村民的快递多是一些生活物资,一天就算只有一件我也要跑一趟,总不能让村民白等。”杨俊说,自从“快递进村”后,他争取做到每天在固定时间出现在各个村子里。时间一长,村民对他十分信任,有时会托他顺道从市区买些种子或其它生活用品。

  近年来,随着乡村公路和快递物流网络的不断健全完善,“快递进村”成为村民与外界传递亲情、农产品外销增收的“纽带”。

  车来的时候,装满了快递包裹,里面是在外务工人员寄回来的衣服、玩具、小家电等,还有村民网购的商品;车走的时候,又装满了村民们自己生产加工的笋干、茶叶、蜂蜜等土特产,杨俊要帮他们寄出去销售。

  “老查,在家吗?我来拿快递了!”杨俊拿着打包纸箱、胶带,在里山街道双河村村民查重建的家门口喊道。

  查重建是一家农产品网店店主,村民们有啥特产,都可以寄放在他的网店里卖。“蜂蜜、笋干、茶叶、板栗等,买家在网上下单,我立马就能通过杨俊用快递发走,开网店有奔头啊!”查重建笑呵呵地说。

  现在平均两天,杨俊就要到查重建家将农产品邮寄出去。“如今,快递物流畅通了,乡亲们卖农产品更方便了,这是最让人高兴的事。”杨俊说。

  与城区跑业务的快递员相比,进村投递快件无疑更辛苦,但是杨俊觉得能为村民增收提供便利,无论多么辛苦,都很值得。他告诉记者,最近又有好几位村民和他聊天,说要借着互联网行业发展的“东风”,开办网店销售自家的土特产。“这么多年跑下来,亲身感受到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能为乡村振兴助力,实在是件开心的事。只要大家需要我,我愿意一直跑进村线路。”杨俊自豪地说。


Copyright 2023 池州市传媒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闻热线:0566-2316660 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66-2029950 举报邮箱:czxwwyx@163.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66-2029950 地址: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与石城路交叉口广电大楼 机关纪委的电话:0566-2029950

版权所有:池州市传媒中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4120220004 联系电话:0566-231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