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钱雪梅
近日,走进市级文明村——贵池区秋江街道阮桥社区,只见一条条村组道路整洁通畅,一户户农家庭院绿意盎然,村史馆、党建文化广场、红色书屋等一应俱全,村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村里真的是大变样!你看,这些路全都硬化了,还安装了路灯。环境好了,大家文明素质也提高了。”纪良贵是村里聘用的保洁员,他说:“以前河道两侧到处是垃圾,一到雨天就能闻到臭味,现在村民都自觉将垃圾扔到垃圾桶。”
纪良贵的感慨代表了阮桥社区大多数居民的心声。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社区先后整合1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领域,拓宽重建了阮晏公路,硬化通组道路近2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580盏,建设卫生厕所706户。此外,开展专项清白、清障活动30余次,社区12户家庭获得区级以上“美丽庭院”称号……短短几年,阮桥社区旧貌换新颜。
乡村之美,不仅美在“颜值”,更美在村风、民风。
在社区党建文化广场的长廊上,“十佳党员”“十佳好邻居”“十佳好媳妇”“十佳致富能手”“十佳最美庭院”等名单定期更新,居民农忙之余来到广场休闲时,可以随时了解身边的好人好事,接受文明熏陶。不知不觉间,文明、和谐、奋斗的良好风尚就这样浸润每一位村民。
“李飞,又在扫地啊!真勤快。”在阮桥社区东风组,周边村民经常会看到李飞义务清扫集镇人行道。在她的带动下,附近住户也积极参与到义务劳动中,不仅美化了生活环境,更融洽了邻里关系。记者了解到,李飞是一名普通的打工者,只要社区举办义卖、义捐、义务劳动等活动,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她说:“作为一名党员,理应为家乡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没办法带动村民致富,可以在志愿活动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李飞的志愿服务不是个例,该社区组建了多达200人的五彩志愿者队伍,即党群志愿者、纠纷调解志愿者、环保巡查志愿者、文明新风宣传志愿者、助老爱幼志愿者。这些志愿服务队伍每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法治宣传、移风易俗宣传、关爱困难群体等服务活动,助力乡村建设,传递文明新风。不少村民得知组建志愿队伍的消息,纷纷主动申请加入,为家乡建设出力。吴明义是一名汽车教练员,虽然工作忙碌,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抗旱等公益活动。他说:“越是急难险重,越需要党员挺身而出,为了家乡,我责无旁贷。”
宜居的环境、纯朴的民风、浓浓的乡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乡贤回归故土、扎根家乡谋发展。汪庆节是土生土长的阮桥人,在北京创业成功后,选择回到家乡发展,成立了池州旺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稻虾混养,年产值近百万元,带动4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近万元。能人兴业,产业更旺群众更富。如今,这里不仅有人们熟知的板鸭产业,还有西瓜、花卉苗木等多种特色产业。2022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3万元。
阮桥社区党委书记何浩介绍,阮桥是革命老区,70多年前,中共沿江中心县委机关团结带领长江沿岸人民,在这里创建了贵池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阮桥人砥砺奋进、担当作为。社区将赓续红色血脉,以村史馆、党建文化长廊、红色书屋等为平台,不断唤醒乡村记忆,吸引更多能人回乡创业,共建幸福美好家园。